市场运作难,学生类冰雪雕塑比赛在萎缩
14日,哈尔滨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办公室的刘武科老师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经过多日的奔波联系,哈尔滨市冰雪大世界终于同意接收哈尔滨市中小学雪雕比赛在园内举行,并免费为比赛提供雪块,使这项旨在提高冰城孩子们对冰雪的热爱、为冰雪艺术培养后备人才的传统赛事没有因为被原比赛场地“扫地出门”而“夭折”。
据刘武科介绍,为了培养冰雪艺术的后备人才,市教育局每年冬天都会组织全市中小学冰雕、雪雕比赛。今年冰雕比赛已经进入第24届,雪雕比赛是第5届。每年经过学校选拔、区里推荐等层层筛选、每个区会派小学、初中、高中各两支代表队参加全市比赛,8个区共48支代表队。过去,市冰雪办每年都会给这些学生类赛事批一笔专门的经费,但几年前这一机构被撤销后,这笔经费也随之消失,学生类赛事也步入市场化运作阶段。然而,由于学生类赛事不如成人比赛社会影响面大,不被投资方看好,经费运作很难,学生类赛事逐渐开始萎缩。最为遗憾的是,一直在哈尔滨市举行的全国中学生冰雕比赛在举行了12届后,无奈于四五年前停办了。
据了解,由于冰雕、雪雕具有季节性,即使到了冬季,因为天然冰不好采,天然雪又无法用于雕塑,需要有喷雪机等专业设备,所以学生们每年可以真冰真雪操练的机会和场合本来就不多,也很难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有些家长怕麻烦,就让孩子放弃了这一爱好。各种赛事本来是孩子们实地演练、提高水平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现在冰雪旅游景点都是市场化运作,在没有政府拨款的情况下承办赛事,造雪、从江中取冰、拉运冰块、立冰等前期准备工作都是需要费用的,有些景点就放弃了这一公益事业,使学生类冰雪雕塑赛事陷入尴尬。大学生雪雕比赛现在也已经停办了。
要推动冰雪艺术、冰雪名城的发展,没有孩子,肯定就没有未来。作为冰雪名城,我们要打造冰雪艺术品牌,必须储备后备人才,而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在各方面给予投入和倾斜。未雨绸缪,教育界撑起冰雪艺术人才培养半边天 尽管学生类比赛不被市场看好,但要从小培养冰城孩子们对于冰雪艺术的兴趣、为冰雪艺术的发展储备人才却是教育界的共识,哈尔滨市很多大中小学校在这方面都做着积极的努力。
哈尔滨市第69中学是哈尔滨市冰雪项目基点校,据该校由副校长介绍,他们每年都会组成冰雕队、雪雕队,参加全市的中小学冰雕雪雕比赛,而且年年获得一等奖,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平时对学生的培养。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他们就将雕塑引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并通过用泥塑练习来提高他们的雕塑技法。课外,他们还成立美术小组,挑选出对雕塑有爱好、有特长、有热情的学生,组队参加冰雪雕塑比赛。为了提升孩子们对于冰雪的兴趣,他们还将这一教育延伸为写一篇冰雪征文、画一幅冰雪画、制作一个冰雕小作品等。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哈尔滨市的各大专院校也同样对冰雪艺术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重视,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学院、哈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众多高校有的已开设了冰雪培训课,有的正在准备开课,培养学生对于冰雪的兴趣,普及冰雪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课提高冰雪雕刻技能。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艺术教研室王老师说,从5年前建系开始,冰雕、雪雕就是该系景观雕塑实验课的一部分内容。他们每年都要搞冰雪雕塑设计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冰雪雕塑艺术设计比赛,先筛选初稿,老师再辅导进行修改,最后组队参加冰雕、雪雕比赛。学校有很多南方学生原来并不熟悉冰雪,让他们参加这一活动,也是对哈尔滨冰雪的一种宣传。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