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废弃物变成大学生的艺术作品

更新时间:2006-12-04 09:00:37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489
    日前,在大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举行的雕塑展览现场,笔者惊异地发现:这里展出的雕塑品都是用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做成的———废旧轮胎、废旧钢板、废纸、废塑料袋……就连生了锈的锅碗瓢盆,都被组装成了“架子鼓”。

  在一个4平方米左右的玻璃表面上,三十多个三角锥似的玻璃柱,一个挨一个地紧密排列起来,整个造型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白晃晃的亮光,而这些“削尖”了的玻璃柱好象根根都刺进观众的心里,让大家有一种说不出的震动。这个名为《家园》的雕塑作品是用废弃的玻璃制品做成,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家园》的作者——该院雕塑专业2005级学生李超告诉笔者,它表现的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城市里高楼大厦的耸起,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了自然的空间。选用玻璃做背景,表现了我们目前的生活状况是易碎的。

  “雕塑艺术在这些年轻人的手里,产生了更新的意义。”艺术设计学院一位姓安的老师看完展览后评价说,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来源于现实,并以各种形式表达雕塑者对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唤起人们的共鸣。

  安老师告诉笔者,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深刻的寓意:作品《滤》表现了社会竞争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筛选“过滤”的过程,提醒人们“思虑”如何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作品《粉红的诱惑》更是独具风格,它从性的诱惑,引申到现实中的种种诱惑,并告诫人们,如果抵御不了这些诱惑,那最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还有在废旧又布满褶皱的铁皮上画出表现自然风光的水彩画,则反映的是工业化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与损失……

  如何用废弃物制作雕塑,也曾让雕塑系的学生们大伤脑筋。李超告诉笔者,为了设计和制作这些作品,他们经常到废品收购站、建筑工地收集材料,每天都要鼓捣到很晚才回寝室,但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种“另类”的雕塑展,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男生说,真不可思议,这些平时不起眼的东西,经他们一摆弄,就透视出了不凡的意义。这样的作品涉及的问题比较尖锐,很值得我们深思。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大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2005级学生为期三周的“形态表达”课程作业。雕塑系主任林子杰表示,教学的同时搞展览,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和认知能力,同时也为大学校园增加了美的音符。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