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构成一个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当代已成为共识。城市雕塑不仅仅是把较大尺度的雕塑作品展露于公共空间之中,客观上,它还要求雕塑本身具有与社会群体进行对话的可能,并用可诉诸大众的艺术语言及展示形态予以沟通。如果说,城市雕塑具有较为独特和显明的文化价值的话,恰恰是它与其所在的文化背景被社会引申出更为广泛的话题,并载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视觉记忆。在新的世纪,城市雕塑开始展现出新的策略和方向,成为开启雕塑艺术适应时代的新动向。
一、城市雕塑的艺术语言
今天,城市雕塑因其功能和艺术性的突显逐步获得公众的认同与重视。雕塑与人和环境优雅地结合,共生共处,才能成为人们铭记城市特征不可或缺的因素。从现代城市雕塑的造型上说,一件细节丰富而充满着艺术性的具像雕塑放置在现代都市高楼林立的大环境中,往往显得细碎而缺少张力。因为室外雕塑,特别是大型雕塑更注重的是三维图像效果和整体的力度,而不是表面细节的丰富。由是,新的适应户外的简约雕塑因为符合了城市的大环境和现代思想意识的需要而成为创作趋势,弧形、球形、锥形等几何体成为基本的雕塑造型元素。与此同时,如何在抽象化、冰冷的现代造型元素、材质与都市的人文情感需求之间寻求统一,就成为摆在当代艺术家面前的新课题。很多成功的大型雕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非具像的形制,但在意味上却隐含着与传统思维相契合的元素;在点、线、面等造型语言的运用上,也多借鉴以往传统雕塑的虚实变化,避免造型语言的抽象化所带来的人与空间的疏离与冷漠感。
《司南》的造型原型为中国古代的指南针,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这个《司南》具备简约大气的现代几何造型特质,在内涵上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造型却具有浓郁的“现代感”。但考虑到其所放置的环境空间特征(在巨大的海港上),作品必须具备巨大的体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怎样的造型手段和材质选择表达这一形象成为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的基本想法是,既要体现作品的力量感、厚重感、迎风搏击的状态,又要表达出它自由空灵的气质、它的开放性和前瞻性,力求将体量和材质带来的压抑感、封闭感和冷漠感降至最低限度。因此,我为“司南鱼”添加了双翼,使它看似在海中展翅搏击的巨鲸;又以不锈钢为基本材质,以内、外双壳的不锈钢钢管体系空间网架结构塑造出一个周体通透、曲线流畅的展翼巨鲸造型,这一曲线造型顺应了天际线,使地面、雕塑、天空三者完美融合,将陆地与海洋巧妙的连接在一起。这一设计的关键思路是要打破雕塑与环境空间的相互隔离,创造一个内外贯通、多重变化的空间体,使作品自身巨大的体量空间与环境空间相互融合贯通,变为海港和宽阔的海面中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场所,一个内涵丰富的“空间通道”。
这一思路其实从以中国古代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究空灵悠远、虚实相生的思想和古典园林中空间相互倚借、转换的手法中获得灵感,使作品造型语言、材质与环境达到和谐共生。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我愈加深切地体会到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语言不仅应该从西方同类作品中获得借鉴,更可以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传统艺术的造型思路和造型手段(如传统的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等)中汲取营养。而考量一件城市雕塑作品艺术语言的重要维度之一,是它在环境中所凸现的整体性特征和它与其放置的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
在当代公共艺术中,雕塑被越来越多地与建筑并置讨论。随着人口的激增,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和狭小。大型城雕必然更加紧密地与大型建筑群相结合,或者退后成为压扁空间中的艺术图景。城市雕塑在形态中更多地走向半度空间而不是无限制地向四方延展。雕塑的不规则语言可以为单调的建筑增加灵动感并带来细节的丰富,同时建筑也因为与雕塑的呼应而产生独特的艺术观感。现代社会里,雕塑在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城市雕塑加强和协调着建筑的构图。而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体现雕塑的体量,运用雕塑的艺术性表达建筑更加具体的观念,则不失是一种很好的结合。当代建筑偏爱那些具有雕塑美感的模式,并且将它们应用在相对环境封闭或者是孤立的建筑上。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诸如悉尼歌剧院、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这样本身就是一座现代雕塑的成功建筑,也涌现出像萨里宁、高迪那样将建筑与雕塑元素完美融合的大师。
在现代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超越传统艺术规范的“泛雕塑”也随之出现1。而随着多种材质和形式的泛雕塑的应用,雕塑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促使一些艺术家考虑在作品整体的空间态势为建筑增添“软性”因素。艺术家克林卡姆为美国西雅图双树套房宾馆设计的空间织物就是这种附着在建筑中的现代泛雕塑代表作。
三、作为文化印记的城市雕塑
从文化上塑造一座城市,是反映城市特色的一个重要基点,而城市雕塑则成为文化含义的最好承载。迥异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趣味,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认同与欣赏趣味,也会塑造不同城市的雕塑面貌。优秀的雕塑作品必然力求体现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与生活风貌。有时,雕塑形式的变迁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轨迹。国内雕塑创作者在不断接受西方现代艺术洗礼的同时,也更多地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因素,力求在创作风格、表达语言和作品文化内涵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城市雕塑与现代的城市空间完美结合,成为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最佳视觉象征。此外,与架上雕塑不同的是,城雕要与城市的发展产生呼应,成为时代的文脉,并合理而不夸张地增加人文情怀。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的《火烈鲸》、西雅图海滩的巨型石雕以及洛杉矶市中心的雕塑街等,都已成为这些城市的重要标志。雕塑风格不需要面面俱到,突出某些方面就可以突出城市表征。如以丰富文化历史积淀和灿烂文物遗产见长的西安,保存完好的古城本身就是一座活的雕塑,艺术家需要思考的是怎样突出这种历史积淀,以及和现代西安的西部大开发的新形象相结合的问题;而以移民人口作为主体的深圳,其新兴现代化都市的形象和开放进取的文化姿态为突出的性格。
重新塑造和整理著名的文化遗迹殊为必要,雕塑也势必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生命力,近年来,在营造城市特色的问题上,很多地方借鉴国外成功例子,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城市雕塑和精品建筑,同时注意保护历史名人遗迹和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雕塑群已成为营造都市文化传统和城市品位的支点和辐射点之一。
四、城市雕塑的阐释开放性与功能适应性
雕塑是都市流行文化中的稳定剂,同时也可以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标志杆。城市雕塑在具备永恒的审美魅力的同时,也应具备阐释的开放性,随时代、环境、文化理解的变化而衍生出丰富的寓意。每件作品实际上都是一个语言符号,可以独自成立,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创造出不同的放置方式,最终因环境的不同产生丰富各异的视觉效果。前两年亨利·摩尔的作品曾来华展出,当这位英国现代艺术大师的雕塑被放置在具有典型中国园林特色的北京北海公园展出时,在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碰撞、融合之后,这些雕塑产生了新的视觉魅力与美感。迥异的环境并未破坏它们原有的艺术含量,反而构成艺术品价值之欣赏与认同的另一重要维度。
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而言,如何将自身的传统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加以转化,找到与现代精神需求和生活环境的契合点,是一个关键。艺术家往往运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转化:一种是借助传统形式表达现代观念,表面看依然是可以指认文化印记的传统样式,而实际上蕴含着现代观念和意识;另一种则是利用现代艺术手段表达传统的人文情怀。中国的雕塑家一向善于抓住个性的视觉图式,从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里、从传统文化精神中寻找资源,并转化为自己的图式符号。无论是借“东风”寓西意,还是拿“西风”转译传统,都成为富于创造力的探索方式。
作为放置在城市开放空间中、作为公共文化一部分的城市雕塑,在发挥审美功能、引起视觉震撼之外,还必须具备对于环境的功能适应性。具有冲击力的形式并不是无限的扩张,而是隐含着功能协和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城市雕塑超越传统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它必须与所放置的空间结构和自然环境、生态产生一种谐和的关系。雕塑作品《司南》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位于上海洋山深水港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海港新城的海堤上;又由于海港位于亚热带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雨量充沛,风速大,易遭台风、寒潮等灾害天气影响,面对不大理想的气象自然条件。因此,《司南》的设计必然要求高强度的坚固程度、抗风暴能力,并与开阔的海港空间相和谐。我在作品造型、体积、材质、结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其与环境的适应性:《司南》东、南两面临海、其带双翼的巨鲸般造型具备明确的指向性,使得附近海域的船只不论白天与夜晚都可以很容易地依据雕塑确定方位;它通体完整的曲线设计和通透的空间网架结构一方面达到了空间的融合与丰富,作为海港新城的一个观光景点,游客可置身其中享受海港的自然景观,呼吸到海边潮湿的空气,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作品成为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空间通道;同时,巨大的、分为内、外双壳的不锈钢钢管体系的空间网架结构又合理地承担了抗击风暴压力的重要作用,使雕塑可以长期稳固地与环境共同存在。
城市空间是当今社会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多元城市文化的出现,使雕塑的概念被不断地扩充。在艺术与人文科学相互关照的今天,雕塑作为材料、尺度和空间艺术性最大化的视觉形式,无疑可以借助更多的现代科技和观念产生以往从未出现的震撼效果。雕塑公众性的体现是多方位的,它所展示的点,有效地补充着城市建筑的断带,向观众展示一种美感;同时也暗示出一种独有的个性,与城市浑然化为同一种语境。城市雕塑创作语言的丰富性、它带给大众震撼的视觉体验,它作为城市文化印记的精神内涵,它所具备的阐释的开放性和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功能特性,都使得这一当代重要的艺术类型具有无比丰富的魅力,激励着艺术创作者去探索和创造!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