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老南门附近绿带内来了位新“客人”:两只由汉白玉雕成的鸟儿静静地守候着6只鸟蛋……它们的窃窃私语,吸引着路人好奇的目光。
这个名叫《和谐》的雕塑,设计者独具匠心地把双鸟雕塑放置在绿色植物丛中,构筑起一幅生态山水画。
今年8月,成都市通过广泛征集和市民投票评选出的百个景观小品。日前,首批3件作品《太极》、《和谐》、《一道风景线》,已分别在成都新南门桥头、老南门附近绿带内、双林路与一环路交界处安装完毕。现代主题与历史主题基本对半的百个景观小品中将逐步“走”向成都市二环路内的13个点位(原计划15个点位),预计总投入1000万元。
中国雕塑界盛会———“中国雕塑论坛”11月底将在成都召开,三座雕塑的适时推出,无疑给了与会者一个窥视“变化”的窗口。成都市城市雕塑立志焕然一新的决心显而易见。
1983年蹒跚起步,23个春秋弹指一挥,成都市城市雕塑摆脱晦涩,迈向成熟的痕迹,在200来座城市雕塑中历历可见。
历史名城也是时尚之都
“三个雕塑共同的特点就是反映成都的时尚、亲和力以及城市精神。”成都市建委风景园林处副处长房青川如是评价。
成都是历史的,又是时尚的。“过去反映历史文化的也不乏好作品。”省雕院院长谭云表示。从人南立交桥下的“老成都民俗公园”,到杜甫草堂的中国诗歌中心;从文化公园大型浮雕墙《灯会溯源图》,到《川军抗日出征阵亡将士纪念碑(无名英雄像)》,无不镌刻着本土元素及历史文化记忆。
而新奇的创意,是城市雕塑不可或缺的东西。百件景观小品中,街舞、磁悬浮、自然生态等时尚题材均有表现。让从来都立于地面的雕塑“飞”起来,这一创意正在作品《玄妙天府》中实现———一个飞碟造型的雕塑,飘浮在水面上,并利用磁悬浮的原理升腾起来。这个由四川雕塑家邓乐设计的作品,在评审过程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西南交大的磁悬浮技术国内领先,把磁悬浮原理运用于雕塑作品中,又融合了四川科技典故,很好地表现了四川科技的历史与现实。“它展现的是现代高科技与景观小品的融合,特别是放在省科技馆位置,更彰显了科技的无穷魅力。”
还有即将面世的卡通《老鼠嫁女》等,都用时尚元素诠释着成都的现代气质。
休闲城市需要艺术表达
成都休闲而恬然。近日,新南门桥头滨江公园内,出现了一位打太极拳的陌生“老者”。晨光,绿草,清风,老人身着一袭太极服,步如猫形,身似鹤舞,云手尽揽雀尾,一招一式很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神韵。这位老者,就是新添的景观小品———一座两米多高的《太极》铜雕。经常在这里锻炼的刘大爷告诉记者:“这个雕塑真有意思,让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正因如此,这个雕塑成了晨练中老人的化身,也是成都休闲文化的代表符号。
“以前能够代表成都休闲文化的雕塑作品并不多见,此次的百件景观小品,放大了休闲的文化元素。”房青川表示。《少城往事》、《茶艺》、《杂耍》等雕塑,将组成一道成都休闲风景线。
“此次‘说书俑’没能入选,我认为是一大遗憾。因为它能够表达成都休闲文化的历史。”省雕院院长谭云表示。说书俑神态幽默,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体态矮胖,踞坐一墩上。上身赤裸,右手握鼓捶高举。数道皱纹,眯缝双眼,嘴半张作嬉笑状。其表演动作诙谐奔放,活泼欢快,充满激情,其神色及手舞足蹈的动态已达到陶醉于角色的境地。“说书俑可以把四川的休闲文化推溯到东汉时期,说明成都的休闲源远流长。”谭云认为,这些本来就有很好创意的文物造型,就是照搬到城市雕塑中,也不会引起市民的反感。
水文化成为永久命题
除了休闲气质,从历年成都雕塑的创作来看,水文化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
有人这样描述,成都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困、因水而荣”的城市。因此,水文化也是雕塑家们最想表达的内容。
合江亭绿地上,5根不规则的石柱,分别代表鳖灵治水、李冰穿二江、文翁治湔江、高骈改府河、千古流芳,反映了蜀都五次治水及水文化。石柱环抱的中央喷水池中间,有一座芙蓉花图案拼贴构成的红花岗石造型,正面是“水的丰碑”贴金大字。在主体雕塑的周围,散布着数十块花岗石,构成出土的龙脊,每一块石头上面都雕刻着从甲骨文到小篆等42种不同写法的“水”字,象征着水对成都的滋养和惠泽,有饮水思源的意味。“三洞古桥”的100米浮雕艺术墙上,刻满了岷江水系历代
治水功绩:从大禹、开明、李冰,到后来的文翁和高骈,以及现在的府南河、沙河整治。
水,也是成都城市的特色所在。每一次大的河道治理,总是伴随着水文化雕塑的出现。锦江治理、沙河治理,都毫无疑问地会带出一批与水有关的雕塑,从“活水公园”到《水的丰碑》,从《沙河记》到《生命河》,皆以各种创意表现着这座城市与水的相生相融。
不久将要亮相的《母亲河》、《门窗涵泊》、《同心协力》等雕塑,将全新演绎成都源远流长的水文化。然而,在一些雕塑家看来,水文化题材的雕塑却总是留有一些遗憾。“雕塑每次都是作为大型工程建设的附属工程出现,因此在自身文化表达方面就有了缺陷。”谭云认为,能够像活水公园那样的表达方式,既让人得到体验又让人有所感悟的雕塑,在成都实属不多见。
尽管如此,成都市民还是对百件小品充满期盼。他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玄妙天府》、《少城往事》、《三星堆面具》、《川剧脸谱》、《门窗涵泊》等雕塑的问世,成都雅涵古今,韵透巴蜀,人杰地灵的气质会让人耳目一新。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