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邛窑:沉寂千年 一鸣惊人

更新时间:2006-10-27 09:10:48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作者:佚名 编辑:小路 浏览量:674



唐 邛窑三彩釉陶龟形砚

 

  四川邛窑是我国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青瓷的重要产地,邛窑出土的文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由于邛窑是最早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窑址,釉色丰富多彩、鲜艳夺目,被认为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邛窑湮没了一千多年,它被人们重视是近百年的事。请读者从这期开始,随我们走近千年邛窑。

  1936年夏的一天,天气又闷又热。而这天邛崃什方堂村周围却跟往常有些不一样,田野上闹哄哄的,还不时传来挖土刨地声和吆喝声。走近一看,一群军人和农民拿锄的拿锄,使镐的使镐,十分卖力地挖呀刨呀。田里摆放着竹筐,筐里装着瓷碗瓷壶之类。再往周围一瞧,吓人一跳,只见一排排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在外面,如临大敌。这是怎么回事?

  这还得从古老的邛窑说起。

  “邛三彩”最负盛名

  邛窑是位于成都平原的一个古代窑址群,它开始于东晋时期,盛于唐,衰于南宋,断烧于元代,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青瓷的重要产地。邛窑分布很广,如邛崃什方堂、尖子山窑、成都市区的青羊宫窑、琉璃厂窑、都江堰的玉堂窑、彭州市的瓷峰窑、郫县的大坟包窑等都被通称为邛窑。特别是邛崃境内的什方堂等窑址面积最大、窑包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器物流传最广、纹饰造型最美、出土文物也最为丰富,是邛窑陶瓷的代表。

  邛窑出土的“邛三彩”釉色鲜艳、丰富,有“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的称号。近年来,根据专家们考证,“邛三彩”烧造年代比长沙窑还要早200年左右,比著名的“唐三彩”、“山西琉璃彩”更要早上好几百年。由于它是最早对陶瓷器进行彩绘装饰的窑址,被认为是我国彩绘瓷的发源地。邛窑还是我国最早使用高温釉技术的古窑,在中国古陶瓷领域独树一帜。在造型上,它充分运用了雕塑艺术的手法,因而器物古朴、生动,具有很高艺术感染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邛窑被湮没了近千年之久,它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是近百年的事。

  古窑址遭遇浩劫

  上个世纪初,随着满清王朝垮台和满清贵族的沦落,大量珍宝散落民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收藏之风。尤其是对珍贵瓷器的收藏,人们的狂热几乎白热化。这股风气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成都平原亦不例外,同样也被卷入了这一旋风之中。

  也许是一个偶然,邛崃什方堂村一带遍布在田间地头的破烂瓷片,引起了当时一些人的注意,有人便收集了一些拿到城里去卖。没想到,长期以来被人们不屑一顾的这些残缺玩意儿居然还挺值钱。这样一来,人们眼中从前的破烂成了宝。



邛窑三彩头像

    尤其是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在刊物上撰文,以大量图文介绍了这些古陶瓷后,引起一些国外学者的极大兴趣。英国人贝得福、加拿大人杨枝高等先后来到四川研究考查,并在各大学报和刊物上发表文章论述邛窑,从此“邛窑”名扬海内外。

  于是,很快就有一些古陶瓷爱好者开始大量收藏,在邛崃县城和省城成都甚至还出现了专销邛窑陶瓷器的“专肆”。一时间,买卖邛窑陶瓷器成了一些人发财的途径。有少数渴望发财的人干脆就做起了盗掘的勾当。文物界一些人士留意到了这一情况,华西大学博物馆的中外专家在对成都琉璃厂窑和邛崃什方堂窑址进行调查后,把情况上报给了国民政府,请求批准进行考古发掘。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不久,一个大规模的乱挖乱掘开始了。1936年夏天,邛崃驻军在其长官唐式遵的命令下,组织了三、四百人在什方堂窑址了进行大规模盗掘。由于缺乏科学的发掘知识,大量珍贵文物被毁掉,沉睡千年的古窑址遭到了空前浩劫。当时有一份调查报告写道:“1936年夏季,天稍旱,军民等约三四百,争先恐后,昼夜挖掘,冀得珍奇。省中古董商,往来不绝于道,所售之银约计万余元”,撰写者还痛心疾首地说:“而后之人不复睹唐、宋邛窑之憾,颇为惋惜耳”。

  一批批精美陶瓷器被运走,卖到了成都、重庆,有的还被送到上海博物馆公开展览和拍卖,引起轰动。甚至还有一部分精品远渡重洋,辗转流失到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邛窑陶瓷备受推崇

  解放后,文物部门征集了一部分邛窑陶瓷器,并多次有规模地对部分邛窑遗址进行发掘,如1955年、1982年和1983年文物部门先后对青羊宫窑址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现该窑址已受到国家保护,成立了隋唐窑址文管所。近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热升温,一些收藏家也获得了大量邛窑陶瓷器的实物资料,为传世邛窑古陶瓷的研究、鉴定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2001年4月,由中国科大、省文物管理局、邛崃市政府联合发起的“中国邛窑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讨会”在邛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考察了什方堂、固驿瓦窑山等古陶瓷遗址以及邛崃市文管所和邛窑古陶瓷博物馆,他们万分震惊并高度评价。

  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说:“唐代邛窑在制作以铜、铁着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创之功。”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认为:“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更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其工艺传播于江南诸名窑,而又以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因之两窑产品颇为相似,成为姐妹艺术,堪与其周边各窑媲美。”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朱清时先生更是一语道破邛窑的珍贵:“沉睡上千年,一醒惊天下”!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