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张掖路商业步行街拟建的10组雕塑征集结束,各界反映不一,专家意见并不看好,那么,兰州市民的意见又如何呢?
家住天水路的下岗工人张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我们的步行街建设应该突出变化,有变化、有发展才能体现出我们兰州的日新月异。同样,步行街的雕塑也应该突出发展变化,这样才有代表性,现在大家所选的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物,放在那里数量太多徒占地方而已。”
张先生的说法代表着兰州市多数中年人的观点:好的城市雕塑实际上是这座城市发展变化与精神气质的物质化再现,人们的理想与寄托以及城市的历史投射在这些被艺术化的物质上,形成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凝聚力———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城市需要这种凝聚力。
家住张掖路的刘琨对记者说:“我家就住在张掖路,这几年张掖路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街,每天这里都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像这种街道改造成步行街后放少量的有艺术魅力的雕塑最好,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让步行街有了标志性建筑而且美观大方。”“这次民意投票的十座雕塑如果都摆在新建成的步行街上,就算个个都是精品,艺术的独特性魅力也会无从展现。”研究生崔伟对记者坦言。
他们的看法代表着年轻一代意见:城市雕塑在建造前一定要进行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所在地的客观环境和人们的审美眼光。不管雕塑承载着多少艺术家自身的艺术观念,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公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眼光就是决定它命运的主要因素。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