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为郭南斯塑像

更新时间:2006-10-23 08:54:50 来源:艺苑采撷 作者:郑有江 编辑:小路 浏览量:572

    2004年7月15日上午,经艺友谭宜伟的介绍并带我到郭南斯在清远的寓所拜见她和她的丈夫戴维斯·佳。一开门迎接我们的是两张热情的笑脸,一下子使我感到一点也不陌生和紧张。郭老师向我们介绍她一些最新的画作雕刻,她指着墙上挂着谭宜伟所拍摄的她与佳相拥而笑的照片,那张表情动人、色彩鲜艳的照片说是她夫妇来清远后拍得最自然优美的一张。接着郭老师又拿来一本厚厚的相册给我欣赏,里面的每一张相片都记载着她艺术人生的足迹,她将故事一一讲述给我们听,这一次,我受益良多。

  从此,我一有空就经常上门拜访,欣赏她的诗歌、画作和论文,每一次离开时,郭老师总是把有关她写的评论文章复印一份送给我读,也经常送国外的雕塑图书给我借鉴、学习,鼓励我努力创作。她说:“要尊重中国的艺术传统,也要多方发展”,她谈到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希望,艺术的新与旧,她也谈到艺术创作的特色和风格问题,创造要有个人特点也要有雅俗共赏的艺术。她又谈到对西方的印象,对西方所谓前卫艺术的剖析和观点等等。

  郭老师不但是一位美术家,还是一位国际诗人,出色的表演家!2003年1月30日把她的传记印出于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当代传奇人物”史册中(并把她的照片印在封面上),以颂扬她在艺术上、文学上、表演艺术上杰出的贡献。在谈话过程中,当有时涉及一些疑难问题,她每次总是要弄明白才罢休,连丈夫戴维斯·佳也到书房帮手翻查资料,毕竟是八十多高龄,但她俩总是不怕劳烦地帮助我!

  2004年12月,我开始挑选郭老师的相片资料,为郭老师塑像做准备,我选了她在八十年代丈夫戴维斯·佳所拍的一张黑白照片,人像很柔美,仪态优雅,我发现她的一双亮丽的黑眸不但掩藏着一种坚强的力量,而同时充满着爱意!郭老师点点头:“好的,就选这幅吧!”郭老师没有给我压力,让我自由发挥,而她最关心的是给我找她多幅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相片给我,帮助我更全面的观察外形特征,要“神似”必须在形准的基础上做足功夫。

  虽然她已年过八十高龄,她的精神面貌和这张八十年代所拍的相片相去不远。小说家高小莉曾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永远的美丽”来介绍郭老师。正如高小莉所写———“跟她在一起,有时觉得她是个哲人,有时又觉她是个童心未泯的孩童,她让人心灵洁净、湛蓝。”泥塑一开始,做得很顺利,但当粗形出来之后,发现还需修改调整,我也请了几位美术界同行给我提意见,同时我也拍成相片给郭老师看看,让她指出需修改的地方,她在其发型特征和衣穿的局部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再投入塑造,这塑像很顺利地完成了。2006年4月23日,郭老师夫妇亲自到我工作室看泥塑实样,做最后一次的定稿,铜像终于经过二十天的铸造加工完成。

  郭老师说她感到意外的欢欣,这件作品很能表现她的形貌和内心世界。通过造型艺术塑造一位多才多艺多情的艺术家郭南斯肖像作品,使我更进一步积累了在肖像雕塑作品工作上克服困难的经验,能够直接与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谋面并得到她的教诲而投入创作是不易有的机会!在清远,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她的艺术和人格魅力的震撼。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