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法蓝瓷——蜂鸟造型的餐巾环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启发而创作的家居饰品
造型奇特的陶瓷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年度盛会——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今天在杭州拉开帷幕。与往届不同的是,这次的工美大展上,尽刮“中西合璧”之风,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气息相结合的作品十分抢眼,它们的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造型之奇特,让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叹为观止。
蜂鸟造型的餐巾环、花朵造型的汤勺、蝴蝶造型的水果叉……来自台湾的“法蓝瓷”在四号国宝展区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欣赏。“中西合璧是我们最大的特点”,展厅负责人梁先生一见到记者便如数家珍,他说,“法蓝瓷”运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蝴蝶、牡丹、喜鹊等富有民族精神的图像,运用中国传统的制瓷工艺,并以西方的用色技巧和浮雕与雕塑的立体造型,制作出创意十足的“新瓷器”。
据他介绍,二零零一年创立于台湾的“法蓝瓷”已在中国国内建立了十二家分店,“这是金字塔尖的艺术,售价一般都比较高,万元以上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在国内的销量比我们预料中的要好得多,国内的消费者也越来越能接受这样的高端消费品。”梁先生对自己的展品信心满满。
在二楼展厅,记者看到了中国传统气息浓郁的家饰用品“匠心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月下独酌》、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国古代大诗人的作品被艺术家们篆刻到桌椅、台灯、花瓶之上,并且结合了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共冶一炉,创制出融汇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家居饰品。据展厅负责人郑小姐介绍,他们的产品深受海外人士的喜爱,已经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一副远看似油画,近看又是以各种绣法所构成的刺绣作品《华彩乐章》在一楼展厅格外显眼。主创陈水琴大师向记者介绍,作品所展现的是一副西方油画作品,而制作工艺采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杭绣,三位艺术家用了几百种色彩的绣线,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将其绣制完成。“中西合璧之路是我们工艺美术家们创作中的一大亮点”,陈水琴告诉记者,中国的传统艺术要走向世界,积极创新、努力与世界融合是一条可行之路。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