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走进阿尔福莱特·凯茨的雕塑世界

更新时间:2006-10-20 08:51:36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梁婷 编辑:小路 浏览量:529
 
    走进深圳美术馆看阿尔福莱特·凯茨(ALFREDAKINZ)作品展“和平·友谊”之前,记者曾尝试在网上搜寻这位艺术家的资料。令人惊讶的是,在浩如烟海的网页之中居然无法搜寻到他的一丝蛛丝马迹。记者带着近乎哀怨的语气跟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达麟先生提起这件事情,他哈哈大笑:当然,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艺术家,极少商业炒作!

    近日鹏城天气大好,在深圳美术馆门前新落户的《火、水、气、土四架椅子》在阳光下如四个整装待发的士兵笔直站立。这四个移民之城的新成员,带着凯茨先生的祝愿,千里迢迢从欧洲大陆东迁至此,成为国外艺术家无偿赠送给深圳的首件作品,而且选择放置在美术馆外的公共空间中,更成为当代艺术走进普罗大众圈子的一个范例。据了解,这件作品是艺术家专门为深圳美术馆打造的,是他的得意之作。而它的构思则来源于一个私人客户的委托,将最寻常的家具中融入自然世界的四种要素,让它既成为日用品又成为艺术品,更有着其特有的哲学意味。在这件作品中,厚实的软皮坐垫令人宾至如归;花冠一样的“火”、海螺一般的“水”、灵芝般的“气”与绽开的果实似的“土”体现着相融、共生、和谐的寓意;直上云天的不锈钢靠背体现了工业大国式的简约和理性。艺术家通过这组作品,从实物的角度延伸出人与自然、自然与科技的关系。

    在馆内展览中,展出了艺术家多年来创作的48件代表作的图片,这些作品均摆设在公共空间,因此都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尽管中国观众对这位艺术家不熟悉,但是从这些作品中依然会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撼。他的创作,往往聚焦于生活的细腻之处,一张桌子、一个抽屉、一个衣帽架都能为他提供想像力驰骋的空间。而从这些经艺术家妙手改装过的客体中,观者却能够窥见其主人内在深厚的修养——包括他对于数千年的欧洲文化的研读,以及作为当代艺术家对国际审美趋势的解析。

    他曾创作过一系列“衣帽间”作品,其中一个衣帽架是厚实的黑色柱子上抵着人脸形的石像,石像上是参差不齐的小蛇一样的挂钩,该作品的名字叫做“美杜莎”。美杜莎正是希腊神话中有名的“蛇女”,因为与雅典娜比美而被变为丑陋的妖怪之躯。作者将这一艺术形象用于装载人衣物的衣帽架中,是对当代奢侈品消费的反讽?是追求一种生活中的黑色幽默?任由观众自己解读。而他的另一个衣帽间作品则更为意味深长—一根笔直的柱子,上面羞涩地探出几片金灿灿的树叶,柱子上面是一个以落叶为把手的光鲜抽屉,抽屉上面在长出一截闪着金粉的枯木。严严实实的抽屉仿佛隐藏着树木的满腹心事,时间与欲望在打开箱子的一瞬间凝固其中,枯叶精致的雕刻又仿佛感叹着尘世的繁华、韶光的易逝。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