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雕缺乏创意
6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2006广州城市公共艺术——城市雕塑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长宋春华说,对目前我国的城雕状况进行评述,亦易亦难,易在雕塑就在身边,摸得着看得见;难在缺乏以统计为基础的宏观把握。但可以认为,随着城市文化意识的增强,目前已是我国城雕建设的高峰期,呈现出大批量、短周期、高速度的建设状况。
不过他清醒地看到,现在不少城雕往往平淡“无戏”,成为一种“快餐文化”,关键是缺少独特的创意。他说:“眼下,想搞国际雕塑公园的城市为数不少,但基本都是套用一种邀请征集方案、现场制作的模式,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人物类的少、构成类的多;具象的少、抽象的多;金属材料的少、石料的多;组合的少、单件的多。而且在创作储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一件普通的作品反复出现在不同的雕塑公园,给人以‘挖空吃尽’之感。”
他提出,城市的空间形式是多系列的,雕塑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应不拘一格。巧妙组合这些元素,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创意。他举例说:步行街不一定都搞上几组民俗类的雕塑,中心广场没必要都搞一个高架的城标,银行门前也大可不必放上一对石狮子。德国小镇威比斯毫尔,在政府办公楼的台阶上,和行人扶手栏杆结合起来,设计一组群雕,就可谓匠心独运,让人眼前一亮。
城雕与环境如何和谐
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在论坛上指出,城市雕塑是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体现了环境艺术的视觉与美学变化,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环境艺术观念——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主张。
他说,用现代观念考量,如果说“建筑是围起来的空间”,那么雕塑则是伸展的空间。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以求得艺术的和谐。
他特别提到,在处理城雕和环境的关系时,要注意雕塑的体量和尺度感,绝不能盲目追求无限大;要考虑雕塑的色彩冷暖和静动处理,研究从仰视、俯视到远距离、近距离的各种视觉效果;更要注意选址与城市的历史、经济、地质、交通、人流、旅游价值、投资可行性等方面的关系。
新时代城雕需要精品意识
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著名雕塑家曹春生说,过去由于经验不足,各方准备不够,决策也未必符合实际和科学,雕塑家也有许多新课题需要学习,容易急于求成,轻率浮躁,致使现在的雕塑力作精品还不多。在更加理性化的时代,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标志,要特别提倡精品意识。
中山大学艺术设计学系主任冯原在最后的发言中说,在今天,没有什么主题是不能做成雕塑的,它可以是高速公路的路标,也可以是工业区的门楼和镇政府广场的装饰品;过去单调乏味的城市景观现在被无数的以“腾飞”或“扬帆”为名的雕塑改造得五花八门,多亏了雕塑,我们的城市变成了茅台酒瓶和足球雕塑的城市。“无论如何,雕塑本身以及雕塑的历程总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当我们正试图用行政法规来控制雕塑生产,以保证所生产出来的雕塑能够符合美的规律,合乎城市空间和人民的需要时,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