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东土
在当今公共艺术或者说城市雕塑大跃进的时代,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各类雕塑迅速在中华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在这些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莫名其妙、毫无特点,与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地域文化及地方特色没有被表现、反映出来,甚至出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可笑现象。在这些“全国粮票”到处通行的现象背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我们是否要思考:公共艺术或城市雕塑应不应该表现、反映、结合地域文化,应该如何表现?针对这一课题,本期邀请了在这方面理论与实践均有建树的专家何鄂、韦天瑜、杨文会、许正龙、项金国、大唐等展开探讨。
从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想到的(何鄂: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这是一个有深度的命题,不是做一篇答卷就可以得高分的。它真的需要一个从事公共艺术的职业艺术人,用一生的艺术创造去体味、去领悟、去验证、去回答。
公共艺术其实是最最难做的艺术,它区别于纯属艺术家个人的自由创作。首先,它置立于城市最广大人流聚集的地方,每日每时,长年累月地接受着成千上万、源源不断的人们的目光审视,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肤色友朋的审视。公共艺术的存在,已不再只是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品建立的概念,它往往会牵动一个城市的品位、一个地区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再提高一层来看,它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荣与辱。我这样说是不是说得太严重了呢?不,因为我们都曾经遇到或听到过一些关于城市雕塑的顺口溜,有的甚至在当地已编成了十字句,这些怎能不让人感到痛心难过而引以为戒呢?!难道这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家期望之中的结果吗?难道这是作者在事后能够出来阻止的吗?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脉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三个重要因素:鲜明的地域性、构思的独特性、艺术的惟一性。鲜明的地域性是指作品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与底蕴,深刻地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品成为该地域一种精神的力量象征与展示。
地域性使作品产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征。如潘鹤先生的《珠海渔女》已成为珠海城市魅力的象征,珠海也因为《珠海渔女》而更加令人向往。记得20年前,我在接受兰州市政府的委托,准备放大《黄河母亲》的前夕,就带着朝圣般的心境,专程去到珠海,亲自走近这座人人皆知的、久已仰慕的优秀雕塑作品《珠海渔女》,去感受这座公共艺术作品究竟是如何的体量、怎样的环境、人流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20年过去了,《黄河母亲》也已被国内外广大观众所接受,当年我在作品中糅进了一个黄河女儿对中华民族的无限深情,如今她已与千千万万黄河儿女对话,人们通过黄河边的这座雕像,寄托了自己对民族的情感依恋,并将这种依恋自觉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生命的创造动力。
公共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把握地域文脉的同时,必须要在构思上有独特性,在艺术上要有惟一性。设想一下,当你走到每一个城市都见到相同的所谓公共艺术作品,那真是一件扫兴乏味的事。我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在从事公共艺术作品创作时,应有独特的构思和完美的艺术造型表现力。
公共艺术的创作往往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通过政府或部门进行招标,一种是邀请委托创作。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我认为一个有艺术良心的艺术人都应该当创作来做,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专业才能寻找与众不同的构思。虽然艰辛,但必须这么做。独特的构思还要有完美的艺术造型表现力去体现。我对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作用,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只有这一件。”[JH:PAGE]
在真实中造景(韦天瑜: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公共艺术虽然只是近20年才普及开来,但现在已迅速成为中国城镇建设的新宠。它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的重点、政绩工程的亮点。我们的公共艺术正在成为某些人一种隐蔽的标榜政绩的捷径。城市名片说、城市形象说被过分利用,使得公共艺术非常不健康地成长。这些不断蔓延出来的城市文化有四种倾向:御用的、舶来的、化妆的、生造的。
第一种,御用的公共艺术是指由于某些领导的一票否决制,造成不少公共艺术创作屈从于强权意志,其作品呈现的只是某些万金油领导的理解和品位。第二种,舶来的公共艺术,是一些城市为了接轨世界,一掷千金,“文化引进”和“购置”国际公共艺术。第三种是俞孔坚讲的那种城市化妆运动,指一些领导为了追求政绩的一种过分的矫情和奢侈的铺张。第四种是生造的公共艺术,指一些城镇为了做公共艺术硬找理由、拼故事堆叠出来的。所有这些人为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给人的一个直觉就是非常假、不真实,它们没有根。这些公共艺术是现在大片铲平的旧城被强行加上一个陌生的新城的帮凶。冯骥才在他最近一篇文章中认为:“中国600多个城市已基本失去了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文化符号完全空白。我们不能光说政府官员,不能光说开发商,因为我们的建筑师也无能。”(《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一期)我想我们搞公共艺术的是不是也应该负点责任。在一座被掏空记忆、被掏空历史的快餐城市中制造不真实的环境艺术,就像一个失忆的人,苍白而又茫然。
在拥有一个相对民主的公共艺术运作体系的基础上,才有条件谈公共艺术的学术提高、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包括公共艺术的区域性。作为一个重要城市空间形态构成,当然要保持城市的特色。包括这座城市的自然属性,例如靠海的、内陆的、热带的、北方的、它不同的自然气候赋予每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市民素质和色彩体系。另一方面作为城市文化载体,公共艺术要延续这个城市的文脉。包括它几千年、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人文演绎。这些构成元素再融化到城市的各种功能区,它的行政区、商业区、居住区、旅游区,并以此来构画出城市的软硬质景观。
作为一个地区领导,作为当地策划者,作为专家,应该有较深一层的思考。在全球境遇下,在大的框架下,首先有一个民族传统,然后地域文化,再是城市文脉,这些要素形成公共场所的场所意义,最终体现每个具体作品的个性表现。这样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存在体系,从而使我们的公共艺术不是追求政绩、追求时尚的漂浮物,而是在一个真实的文化环境和生活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创造物。[JH:PAGE]
地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与渗透(杨文会: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所谓的公共空间是指具有开放、公开特性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是城市人文景观的主要内容,而公共空间艺术则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和与之相应的环境设计,同时也是公共空间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人类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演变的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人类公共开放空间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和对待公共开放空间,是人类优化生存状态、优化自身境况的一个重要方面。跨进新世纪的今天,公共开放空间所具备的形貌、比例、感觉、品质及象征意义与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较大差异,但其所包含的实质生活——公共生活是始终未变的。回溯社会历史,公共空间艺术有着辉煌的发展史,也显现出了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
城市是载体,这个客观存在是人类聚居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形式,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在不断营造适应自己生活的人工环境的同时,又不断改造所形成的环境,这是国家和社会的群体行为。人居环境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得到改善。于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遗留物便被保存下来,而另一些则被更替了,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当人们浏览一座城市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印记,是人类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它凝结成这个城市的永恒标志。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罗马的斗兽场和水渠、北京的紫禁皇城等无一不是当时时代物质和精神的最高凝结。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在情感表现的特定方式并能领悟其思想观念,它浸透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留在人类的生活空间中,影响、教育和启迪着人们,让人们分享着人类共同的辉煌。 [JH:PAGE]
就此一说(许正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博士)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颇为轰轰烈烈,其中户外雕塑尤为抢眼。近年来,“城雕”铺天盖地,大小城镇皆有,可谓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最佳的创造时期。在一阵热闹之后,业内外均有反思。根据多地数据显示,经典与伪劣之作各占10%,余下皆平庸之作。太多雷同的艺术样式,以“短、平、快”的速度席卷风云,这种“快餐式”产物究竟为后人及环境带来什么?是美化还是应景?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某些部门或某些人的“产品”,就像刷条“标语”一样,呼喊着口号,去捞取政治资本,以“艺术”的名义,获得额外利润。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推进了程序有悖于行业规律,结局可想而知。
有识之士意识到此,从多方面找寻症结所在,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结合成为当务之急。在“地球村”中,不可否认,区域文化日渐消殆。以建筑为例,过去比较封闭,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情特点,大地显得异彩纷呈。如今思想解放了,社会进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失却,文物拆了,绿树没了,马路宽了,房子新了,历史文脉却在经历惨痛的割裂。从南至北,从西到东,不过是一个标准化模子大大小小的翻版而已。这是否引发思考,民族应该自信,历史应该尊重,文化应该多元。鉴于此,在公共艺术中,理应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创作。反映地域文化有着多方面内容,这是新时期下的一种文化战略,拓展地域文化资源,能有效地增添公共艺术的内涵,避免“一窝蜂”式的雷同现象,彰显出区域内典型鲜明之处。
公共艺术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变得更为重要,不是生拉硬拽式地复制传统,不是得益于狭隘的地方保护势力。既是公共艺术,就是艺术问题,以艺术规律和行业准则行事,艺术家长期、稳定、扎实地探索,彼此作品之间存有差异而不趋同,在相应区域找到历史与文化的最佳契合点。[JH:PAGE]
城市雕塑的地域文脉情结(项金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在城市雕塑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城市雕塑风格与传承历史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批城市与城市雕塑固有的个性逐渐丧失,文化特色不断受到冲击,城市面貌与城市雕塑艺术逐步失去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根基。一方面“千城一面”、“千塑一面”,另一方面是盲目追求“时尚”,出现了很多误区,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建筑家、艺术家们的极大关注。增强城市雕塑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对于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放眼未来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几十年的城市雕塑建设中,冷静地回头看看,各个城市留下有价值的雕塑作品大多数是与艺术家的文史知识、艺术修养,特别是与割舍不去的地域文脉情感有关的。
一、拾掇城市雕塑的原点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随着历史的脚步,必定留下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文脉,一切社会的精神文化都与历史文脉有着相关的联系。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文化,我们可以说一方文化孕育一方雕塑艺术。我们的祖先常爱讲“钟灵毓秀”,这里的“钟”和“毓”都作聚集、聚拢讲,一方土地的山川灵秀之气丛聚于人,逐渐形成这一地域人群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城市雕塑作品都有其创作的依据和出发点,即所谓的立意。之所以城市雕塑作品各不相同,就是因为创作的对象,其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其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就不可能相同。城市雕塑只有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反映本土文化,延续地域历史文脉,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局面。因此城市雕塑就是这“原在的环境”的本质特征与其历史文化渊源的反映。
二、寻觅地域文脉的表达
历史与艺术不同的是:历史是人类生活的创造,是发生在人类生活中事件的进程。艺术所提供的是这个进程当中每个个体生命对这个进程的感受,即快乐、痛苦和忧虑。艺术的感染力是因为它所描述的是人的历史、人性历史、我们能感受的历史。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能与广大观众之间达成长时间的心理共鸣,赢得非常广泛的社会反响的。
因此,艺术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和地域历史文化知识积累,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等都将成为作品成败的最关键因素。艺术家本人的地域历史文化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其次艺术家本人的经历和地域历史文化知识不断通过学习、体验,逐步积累成一种历史文化的底蕴。
三、结交城市雕塑的知音
能与城市雕塑接触最多的是市民,城市雕塑要使市民在公共活动中能感觉到,能进行欣赏和玩味,以实现其与艺术家的交流。然而,进入鉴赏过程的市民,其心灵并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空无一物的单纯容器,故鉴赏过程决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在相互的交流中进行选择,彼此发生影响。一方面是艺术家对象化地在雕塑作品中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被辨识、被评价,另一方面市民也同时在拓展着自己地域文化知识的视野,当然还会获得鉴赏的快感。
四、延伸城市雕塑的地域文脉
1、城市雕塑的重塑
事实上,人们生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因此,不能将某一地域的先进文化、思想理念照搬到另一落后地域去,因为后者缺乏适应这种先进文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在物质与精神基础。唯有落后地域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需要对本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与重塑,吸收其他先进地域文化的积极成分,弥补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提高本地域文化的层次,才能使之真正发挥推动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功能。城市雕塑变革、重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地方领导和艺术家层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长期的总结、提炼、倡导和培育、强化和完善。
2、社会责任、后代关心和投资证据
第一,变革、重塑地域文脉要把握原有地域历史文化状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群体素质等,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合适的地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坚持现代城市雕塑艺术与地域历史文化相统一。
第二,坚持城市雕塑与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相统一及“以人为本”创作思想,充实、完善、提升城市雕塑的建设。通过雕塑艺术使市民在浓厚的地域文脉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价值观并逐渐用以指导个人行为,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影响城市雕塑的发展。
第三,坚持“对现实负责”与“对历史负责”相统一的原则。城市雕塑既要做到适合当地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具有前瞻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努力使其凸现不同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色,以便让地域内民众感受到特色文化的自我愉悦和自我兴奋,并努力加以追求,同时使外界感受到该地方文化所独有的价值和特色。 [JH:PAGE]
公共艺术:当代都市的地标(大唐: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或城市雕塑应该是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是当代都市的灵魂,是个精品工程。这需要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文学家、雕塑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够完成,是在对地域文化相当熟悉、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的集体创作。钱先生的许多作品,都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公共设施,成为所在的城市、地区的代名词,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代表与象征。……
可是,自东而西,从南到北,从都市到农村,随处可见的东西却是不敢恭维。有许多的作品和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协调,和地域文化、自然资源没有任何关联。有的东西甚至是“放之四海”的“全国粮票”,有的东西似是而非,莫名其妙,还美其名曰“腾飞”、“崛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大致如下:一是政府领导不懂艺术,不按艺术规律办事,却操有生杀大权;二是一些艺术家被利益所驱使,创作态度不认真,对甲方、对作品、对自己不负责任;三是城市雕塑项目成为了某些单位或个人渔利的工具和手段,利用手里的权利“批发”这种“全国粮票”而牟利;四是一些专门从事城雕设计、制作的公司设计制作了大量的方案而到全国各地去投标,中标率却很高。那些到处兜售城市垃圾的作坊更是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却又令人无可奈何!……
回到公共艺术或城市雕塑最基本的层面。既然名叫“公共艺术”,它就势必要和所处的公共空间、地理人文发生关联,要融入其中,要产生某种契合;既然称作“城市雕塑”,它就是城市与雕塑的完美结合,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是“天作之合”而非是恶意的强奸。雕塑是属于这个城市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它和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没有任何关联,那它就不属于这个城市,那就不是这个城市所需要的雕塑。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现如今拥有中型以上的城市600座。这600座大中型城市中都曾发生过感天动地、血雨腥风、可歌可泣的故事,孕育培养了伟大的先哲——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文化的精英代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传统文化的承继,都是靠他们“薪火相传”。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又都有着各自的亮点。中国的未来离不开过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远古文明。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割断历史,更不应该背叛历史。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反映,最佳的传播方式就是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它足以承载起“成教化、助人伦”的历史重任。而其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塑造的表现的主题或人物不同,创作的艺术家不同,也造就了其风格流派的不同。这些不同就是特色。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