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日前在上海《解放日報》舉辦的第六屆「文化講壇」上發表《莫高窟告訴我們什麼》的演講,以下為演講摘錄:
主持人好,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下午好: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邀請我來參加第六屆「文化講壇」,接到這個任務以後,是既高興又為難。高興的是,我自己就從事文化工作,對文化工作的發展,尤其是如今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文化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有不少困惑和疑慮。那麼,能有這個機會,聆聽大家的真知灼見,我想這是一件幸事。再加上從私心來說,我是從上海出去的,能回來看看父老鄉親,也特別高興,心情也特別激動。
但是為難的是,自己雖然說是長期從事文化工作,但是實質上,準確地說,是做文物工作,這只不過是文化里小小的一個分支,難以有比較深刻的思考。那麼,我想就說三點感受吧。
莫高窟是我們國家乃至世界上延續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藝術最精美、內容最豐富的佛教文化藝術的遺址。這是不是有點王婆賣瓜了?莫高窟雖然是以佛教為主體的壁畫、彩塑、建築藝術,但實際上,不僅僅是壁畫、彩塑跟它的建築。它告訴我們的,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它又是一千年的繪畫史,它還是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總之,它是一部千年的形象歷史。
我到敦煌40多年了,年年月月與莫高窟朝夕相伴,感受當然很多。莫高窟蒼涼的環境、厚重的歷史、精美的壁畫、博大的內涵,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敦煌的「和」與「化」:世界文化體系的唯一匯流處
第一個感受,就是想說說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對外來文化的「和」與「化」。就是說說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是如何在中國漢晉傳統文化藝術基礎上,怎麼吸收外來文化藝術的營養,創造出中國化的民族、民間佛教文化藝術。
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在這個地方設立了敦煌郡的建制,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地級市。原來這都是遊牧少數民族,建了以後,從內地移民戍邊,從中原帶來了先進的農耕藝術,也帶來傳統的儒家文化。經過了400多年,當莫高窟開窟的時候,傳統文化在敦煌已經深深紮了根。
這是敦煌背景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呢,敦煌從漢武帝以來,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東西方貿易的中心、中轉站、文化的一個集散地。在中原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敦煌的漢文化不斷發展的同時,西亞的文化、中亞的文化以及南亞、印度的佛教文化藝術,也不斷傳到敦煌,中外不同文化藝術都在這兒彙聚、碰撞、交融。
著名的學者季羨林先生指出,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哪四個呢?中國、希臘、伊斯蘭、印度。「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這就是中國的敦煌跟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季羨林先生就是這麼來看待敦煌的重要位置、重要性、重要歷史地位的。[JH:PAGE]
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結晶,就是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藝術殿堂之中。這種匯流與融合,有三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是博採眾長,兼收並蓄,一千年的營建是自始至終不斷吸收外來文化藝術營養的過程。莫高窟主題是佛教,但是我們通過宗教的表像,不僅能看到深藏其中的中原漢文化,而且從它的人物造型、建築風格,它的衣冠服飾、傢俱器具、音樂舞蹈、風俗習慣、繪畫技法、裝飾紋樣等等,無處不能看到外來文化藝術的影響。
大家知道的《絲路花雨》,這舞劇充滿著異域的風情,它的舞蹈、服飾、音樂的材料是從哪兒來的?通通是從敦煌壁畫里面來的。經過音樂、舞蹈專家的研究,在舞劇里的樂器,比如箜篌啊、胡琴啊、各類的打擊的鼓啊、琵琶,還有舞蹈,例如胡騰舞、胡旋舞等,都是來自於中亞跟西域各國。
第二個特點,就是這種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始終是以我為主,既有吸收、吸納,又有改造、揚棄。
比如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里面,有一種我們叫「中心塔廟窟」的,就是一個房子里頭,有一個方方的柱子頂起來。這種石窟的形式來源於印度的支提窟。印度的支提窟呢,它的窟頂是圓拱形的,它的塔並不大,是覆缽式的,像倒扣的一個碗。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廟窟來源於它,但並不等同於它。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廟窟的窟頂是平頂以及兩面斜坡的,而且還有斗拱。窟的塔是呈上、下層的方塔,在塔的四面開龕造像,類似中國傳統的多層密簷式方塔。所以莫高窟是既保留了印度建築的基本特徵,又利用中國式的建築形式加以改造。
再比如在人物造型的審美方面。印度乃至西域,他們表現佛教的菩薩的形象,往往是誇大女性的特點,就是豐乳、細腰、大臀。而敦煌莫高窟最早出現的菩薩形象是什麼呢?儘管她穿的衣服也是很裸露的,但是她胸部扁平,體態端直,完全是淡化了女性"性"的特徵。我想這大概是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從而揚棄了那些不符合儒家禮教思想的表現形式。
這種影響,不僅僅表現在藝術表現手法上,而且表現在佛教的題材內容上。6世紀莫高窟的洞里面畫了一個故事,叫阿闍世太子的故事。他呢,很孝敬父母,他的國家快不行了,他跟他的父母去搬救兵,走錯路了,最後彈盡糧絕。怎麼辦?就讓父母吃他的肉。當然最後是很圓滿。就是這麼個故事,表現的是佛教題材,可是你去看它的本質是什麼?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儒家的忠、孝思想,它讚揚了一種忠君報國、孝順父母的精神。它外表是佛教的,實質是中國儒家的。
第三個特點,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長期不斷地吸收外來文化藝術,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將外來文化藝術融合,甚至融化在本土的佛教文化藝術里面,而創造了中國化的佛教藝術。
比如我們隋唐開始盛行的敦煌莫高窟的經變畫。什麼叫經變畫?就是把大乘的佛教文字經典、教義和複雜的內容,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的一種佛教藝術形式。中國創造的這個經變畫還傳到了日本、朝鮮半島。這種經變畫的藝術形式在印度、中亞、西域是絕對沒有的,是中國藝術家獨創的中國化的佛教藝術,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家的創造精神。 [JH:PAGE]
經變畫充分表現了中國式的構圖、中國式的透視、中國式的建築、中國式的山水、中國式的風景、中國藝術的恢弘氣派。我只說一下透視。西方的透視是焦點透視,就是一個點,而我們的畫是那麼大的一個,天上地下亭台樓閣,它是散點透視,就像我們看花盆一樣,你通過仰視、平視、俯視,通通都能看清楚。這就是中國人的聰明,一覽無餘。
以經變畫為例的中國化的佛教藝術,不僅是對外來佛教藝術的重大發展,而且是對中國佛教藝術的創新。同時,它為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里,我想引用聖雄甘地的一句話,他說:"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沒有牆圍著,窗子沒有東西堵著,願各國的文化之風自由地吹拂著它。但是我不會被任何風所吹倒。"這句話,我覺得恰到好處地說明了,在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創造的過程中,對待外來文化藝術的態度。是什麼態度呢?即不加排斥、不加抵制,而是積極地歡迎開放,但是也決不盲從、決不照搬,而是積極地吸收和消化外來優秀文化藝術中的營養,並將其融合和融化到我們自己的藝術中間,最終創造出有世界影響的中國樣式、中國思想、中國氣派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這是我說的第一個感受。
每一個線條、每一個畫面,都躍動著對信仰的無私奉獻
第二個感受,是想說信念的力量。說一說燦爛的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保護者的故事。
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面對龐大的石窟群,面對著悠長的歷史,面對著五彩繽紛的壁畫,面對栩栩如生的彩塑,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問或者來問我們,"這些讓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藝術財富,這些讓我們中國人感到很自豪的東西,是誰創造的?"我們說,不知道,不知道是誰創造的。
其實據我們史料查證,這個藝術的創造者,大多數地位底下,生活窮困潦倒,沒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畫匠、泥匠、木匠、石匠等,就是這些工匠。這些物質生活艱苦、社會地位低下的工匠,為什麼能以如此堅忍的毅力和沉靜的心情,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連續堅持一千年,不斷地開窟、造像、畫畫、雕塑、寫經呢?
大家都知道玄奘,玄奘的中心境界是捨身求法。莫高窟的壁畫也是,它寄託著人們對佛國世界的嚮往與追求,這種精神活動屬於文化的範疇。所以我們看到的這些壁畫的背後是什麼?就是表達了一種至高無上的信仰,甚至高於自己的生命。在這樣堅定信念的驅使下,每一個線條、每一個畫面,都躍動著對信仰的無私奉獻。所以,莫高窟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僅是我們看到的美麗動人的壁畫和彩塑,更是一種信念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震撼。
60多年前,在常書鴻先生的帶領下,一群有志于東方文化藝術的年輕人,面對著極其艱苦的物質生活,面對著蒼茫戈壁的寂寞,大家都毫無怨言,始終沒有動搖過對敦煌藝術的追求。
6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就是帶著這種信念,在大漠戈壁的深處,在艱苦環境中,披星戴月、開拓進取、求實創新,使今天的敦煌研究院發展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遺址博物館、國家的敦煌壁畫保護研究中心和敦煌學研究的最大實體。
有很多人曾經問我,你們在這樣的地方一呆幾十年,究竟是為了什麼?我想,我和我的前輩們、同仁們一樣,都是為了履行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職責。我認為這是信念的力量,理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JH:PAGE]
把傳統文化丟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會失去靈魂
最後一個感受,我想說,文物工作者要擔當起保護、研究、傳播傳統文化的重任。
我經常接待國際友人,時常有老外問我、向我表達,中華文化非常了不起,翹大拇指;莫高窟的文化藝術也非常了不起,翹大拇指。那麼在今天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文化我認為也應該得到相應的發展。
我認為,社會是非常複雜的,光會開機器搞經濟治不了社會,也搞不了文化。
我們如果沒有文化,我們把傳統的文化丟了,那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會失去靈魂。要發展中國現代文化,我們必須將中華文明傳承下去。為什麼?因為它是我們國家的根,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根基。如果把根基丟了,我們今後怎麼發展?
文物跟別的不一樣,文物作為一個物,作為一個物質的文化遺產,它是文明的載體。要繼承和傳承傳統文化,就必須保護好承載傳統文化的這個物,也就是文物。
所以我想,首先必須要保護好承載傳統文化的物。文物遭受到破壞,也就是傳統文化遭到了破壞。做好文物的保護工作,就需要我們採取法律的、行政的、管理的以及技術的一切手段,完整地、真實地、可持續地保護好文物,並能把它傳給子孫後代。現在那種只強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只想到利用、開發、弄錢,而輕視保護,輕視管理,我覺得是極不可取的。
傳承中華文化的基礎,我認為還有一個,是研究。我們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去研究,研究是做好傳承的根本和基礎。如果沒有深透的研究,傳承也就無從談起。你自己都沒有弄懂,怎麼去傳呢?所以我認為只有持續不斷地提高我們自己的研究水準,文化傳承的發展才能得到保證。
我們保護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傳承中華文化。前一段時間,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易中天"評三國"、閻崇年講評清十二帝、劉心武講《紅樓夢》,其他我不管,但是他們這種形式大家很歡迎。他們把深邃的專業學術成果給觀眾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讀和詮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民群眾不是不喜歡傳統文化,而是非常喜歡傳統文化、迫切希望瞭解傳統文化。我從中看出了這點。那這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要探索創造不同的方式和多種形式,向人民群眾展示和詮釋文化的內涵和珍貴價值。
如果把傳統文化放在象牙塔里,只做學院式的研究,那麼傳統文化是無法傳承的。傳統文化只有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掌握,它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傳統文化真正做到代代相傳。所以評判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我認為是不是做好了,最高評判標準是人民群眾對你這種傳播工作是不是滿意,而不是我們今天來了多少人啊,我們收了多少門票啊。
那種只重視經濟利益不重視傳播民族文化的行為,實際上是對民族文化傳承的不負責任,是對人民群眾和對歷史的不負責任。我想我們必須要負責任地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工作,讓人民群眾滿意,讓中華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謝謝大家。
樊錦詩小傳:樊錦詩,1938年生,現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長。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主要致力於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發表的論文有:《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莫高窟唐後期洞窟分期》、《二九○窟佛傳內容考證》、《簡談佛教故事畫的民族化特色》等。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