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塑像
开展时间:2006年9月28日
展览地点: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展览介绍:《伟大的世界文明》展简介
《伟大的世界文明》艺术展,是中国第一个以世界文明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览,也是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的长期基本陈列展览。这一为期两年的《伟大的世界文明》展将于2006年9月28日正式开幕。
该展内容涵盖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印度和美洲等六大古代文明。该展对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呈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对话、交流、理解和借鉴,是一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提高我国民众的文化素质和促进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走向世界,需要了解世界;走向未来,需要了解昨天。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众需要有这样的精神理念和具体行动。
此次展览中的328件展品,涵盖了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世纪的世界文化遗珍。计有雕塑、青铜器、壁画、陶器、珠宝等,其中不乏世界顶级艺术珍品。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7世纪,埃及历经31个王朝,和近千年的外族统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遗产。古埃及文明以物质上的高度发达和宗教在各文化领域的渗透为主要特色。从第1王朝到第12王朝的800多年间,埃及没有遭受大规模的外族入侵,政治上的长期统一与稳定,使得中央集权制度得到高度发展,矗立在吉萨高原的金字塔,是王权鼎盛时期的标志;新王国时期,随着帝国的建立与扩张,宗教的大众化、仪式化,王权与神权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神庙建筑进入一个辉煌期,那里不仅是神的居所,也是财富的储藏地,是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理想是寻求和谐与实践永恒。神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和谐的。古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大部分人的个人行为与当时的社会理想一致、双方都获得满足的时候。
这里展出了36件古埃及文物。它们给我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古埃及人对石材的偏爱,“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的艺术的。”这些作品凝聚着对永恒来世的向往。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就象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往复,隔着地平线,人间与冥界在对称中共存共生。太阳在白天照耀人间,在夜晚光临冥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过渡阶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门槛。在古埃及人精心准备的来世生活中,我们看到一种追求永恒的梦想。金字塔、神庙、画棺、随葬俑……,都是追逐这个梦想而留下的痕迹。
把古埃及文献、艺术作品、考古遗址中浓缩的一切在时空大背景中一一展开,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大家族的一支,在遥远的过去繁衍生息,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一样的热爱生命,只不过是用对不朽来世的期望,来表达这一人类的永恒追求。[JH:PAGE]
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文明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语言为拉丁语。相传古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后来逐渐强大,征服了周围其他地区,乃至整个意大利半岛和地中海周围广大地区。罗马起初实行王政,公元前509年实行共和制,公元前1世纪30年代初屋大维?奥古斯都建立 “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制。古代罗马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共和国后期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公无1-2世纪是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约从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解为东西两部分。公元5世纪后期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帝国东部则进入封建制的拜占庭时期。
古罗马文明的发展晚于西亚各古代国家和埃及、希腊的文明发展。古代罗马在建立和统治庞大国家的过程中,囊括和吸收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古代罗马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复杂的国家管理系统和详密的法律体系,在军事战略、作战技术和战争机械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建树。它在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学、史学、雕塑、绘画、建筑技术,包括道路建筑、城市输水工程、广场、庙宇、凯旋门、纪念碑、浴堂等方面,都留下许多宏伟的遗迹,古代希腊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也正是靠罗马复制而流传后世的。
古希腊文明:
爱琴海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及南部海中诸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其海外移民西至意大利半岛南部、西西里岛和地中海西北部沿岸,南至北非,东至西亚和黑海沿岸广大地区。古希腊文明首先在克里特岛获得发展。克里特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千年中期弥诺斯统治时期臻于极盛。显然是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文明在这之后突然湮没,古希腊文明发展移向巴尔干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的迈锡尼成为新的文明发展中心。迈锡尼文明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达到新的繁荣,已见于克里特文明的线型文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使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这一文明阶段的后期(公元前十二世纪初)。战争结束后,迈锡尼文明衰落。希腊社会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历史倒退后,继而进入主要以雅典为中心的新的文明发展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古典时期。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希腊被新崛起的马其顿征服。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古希腊文明进入“希腊化”时期,在东方各国文明的的影响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新的发展。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印卡文明形成于13世纪,15世纪末为鼎盛时期,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印卡国,占领首都库斯科,1533年杀害印卡王阿塔瓦尔帕,宣布印卡国消亡。印卡王被认为是太阳之子,国王在政治、宗教和军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下有贵族、祭司充任各级军政、宗教职务,组成严密的行政体系和统治机构。印卡社会的基层结构是“艾柳”,相当于氏族公社。古代印卡人有发达的农业,培育了玉米、马铃薯等40多种作物。印卡人在深谷陡壁、气候干燥的安第斯山区修建了庞大的梯田系统和引水工程;用巨石建成的雄伟的宫殿和城堡,石块之间结合紧密,以致刀片也难以插入。此外,在冶炼浇铸、纺织制陶、天文历法、外科医术、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印卡人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印卡人还创造了被称为“基普”的结绳记事法。
本展览向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艺术世界的大门。[JH:PAGE]
古印度文明: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即已开始在印度生活。公元前3500年之后,农业文明遍布印度河平原。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先民开始使用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时代开始。印度文明的中心渐次由西向东推进到恒河流域。其后数百年间《梨俱吠陀》和其他吠陀经典问世,成为印度文学和哲学的源头。吠陀文明为后来印度教的发展和印度文明的腾飞奠定基础。公元前6世纪,各种哲学流派和社会学说并起纷呈,佛教和耆那教应运而生。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公元3至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古代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科学、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均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婆罗门教在这一时期经过改革演化为印度教。
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并建立政权,印度古典文明开始衰落。在莫卧儿王朝统治中期,印度国力臻于鼎盛。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征服。1947年8月15日,印度获得独立。古老文明获得新生。
印度古代文明最显著的特色是其宗教性。历史上,宗教一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构成印度文明的三大板块。印度教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佛教在建筑、雕刻和绘画方面,伊斯兰教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都分别创造了众多传世艺术珍品。因此,印度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鲁弗的塑像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