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西坑村调查──从“送雕塑进村”看公共文化体制

更新时间:2006-07-20 16:38:3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振华 编辑:孙振华 浏览量:8969
    2004年,深圳市龙岗区开展的“送雕塑进村”活动引起了争议。本文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以西坑村“鲤鱼跳龙门”雕塑为个案,探讨城市雕塑与公共文化体制的关系。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公共文化体制的建设不是一句空话,它不是政绩,也不是姿态,更不是口号。面对变化了的农村和变化了的农民,城市雕塑如何真正体现对公众的关怀,适应他们的需要,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公共文化的体制。

关键词:城市雕塑  公共文化  社会调查 

一、背景:

   
2004年2月4日,深圳市龙岗区首次用“送雕塑进村”的方式推进城市化工作,将以前只有城里才看得到的城市雕塑建在了农村。

    这一天上午9时多,在龙岗区西坑村活动中心,一座名为“鲤鱼跳龙门”青铜雕塑正式揭幕。这尊雕塑是由龙岗规划国土分局捐赠的,它由大小不同的5条鲤鱼组成,安放在西坑村活动中心门前的水池中。揭幕过后,5条鲤鱼口中立即喷出水柱,场面喜庆吉祥。由于上空横着活动中心一处高梁,因此自然就形成了“鲤鱼跃龙门”的传统寓意。

    龙岗区领导在为“鲤鱼跳龙门”雕塑拉下了红幕的同时,强调这个简单的揭幕仪式代表着这个区推进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圳作为在全国第一个取消了农村的城市,将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村民身份转变为市民的同时,强调在人口素质、思想观念方面加快向城市化的转变。

    过去深圳农村习惯在村口建起两竖一横的门楼牌坊,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过去农村比较封闭式的生活。城市化了的农村,如何在空间向城市符号转化,“送雕塑进村”活动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这次送雕塑进村是深圳市有农村的两个区,宝安、龙岗区城市化步伐动员大会后的第1家,也是龙岗区委、区政府推广“一镇一景点,一村一雕塑”工程的重要举措,据报道,区有关部门准备了50多套雕塑方案,准备依次送到各村。

二、问题:

    龙岗区送雕塑进村的活动只是在西坑村轰轰烈烈地建了一座就草草结束了。“一村一雕塑”,这项当初雄心勃勃的计划最终没有继续实施。一个好的初衷为什么不能坚持下去?从改区的实际情况看,它的障碍应该不是经费的问题,既然不是经费问题,它还会有那些问题?

    于是,我们希望通过社会调查解决如下问题:

    送雕塑进村,让城市化了的农村拥有城市雕塑是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活动坚持不下去是这个活动的出发点的问题还是雕塑作品出了问题?

    雕塑方案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产生、审议、批准、实施的程序和机制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一个好的举措会迎起社会各方面的纷纷议论?

    送雕塑进村还要不要做,应该怎么做?

三、西坑村概况
  
    西坑村隶属于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位于横岗镇东南部,梧桐山北麓,毗邻国际大港盐田港,下辖3个自然村,面积9.7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36人,暂住人口1.2万多人。经济以工业为主,有各类企业82家,主要以制衣、玩具、塑胶、电子等行业为主,工业总收入占工农业总收入的98%,拥有固定资产3个多亿,2000年工农业总收入5350万元,二级纯收入达17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目前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

    西坑村兴建了学校、幼儿园、娱乐广场、公园、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电影院等。目前,西坑的商贸服务、娱乐、电讯、饮食、铁路、货运、仓储都初具规模。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西坑村还大力抓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优美生态村,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完善道路、工业区、住宅区等地的绿化,全村绿化面积高达80%,绿化覆盖率达94%。[JH:PAGE]
四、调查之一:知识界、艺术界网上调查

    鉴于目前知识界、艺术界人士都具备上网的条件,所以这一部分调查在网上进行。通过网络,发出了50份调查问卷,以及不同角度的“鲤鱼跳龙门”的雕塑照片,以信件的形式发出,问卷对象都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的知识界人士和艺术界人士。网上收回的有效答卷为37份。收回数占发出数的74%。

(一)对“送雕塑下乡”的看法:

选项:1、赞成这个行为,这种新的尝试,体现了对农民的人文关怀。(同意1人)

2、基本赞成这个行为的出发点,但是在方式和内容方面存在待改进的地方。(同意12)

3、不赞成这个做法,这种简单化的做法是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产物。(同意10人)

4、不赞成这种一窝蜂、大跃进式的做法。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关心农民,如何真正了解农民的需要还要做认真研究。(同意14人)

5、其它看法

(原文转录如下:)

l  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不是用赠送就可以成就的,她需要人们在本地的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去提高人们的文化与精神文明素质。要两厢情愿,不要一厢情愿。

l 这是一种高尚的概念行动,送去的东西不多不大,但却显示艺术家心中有农民,可感可佩!

l 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不知道为何会有争议。

l 中国还是毛政治能深入人心,整个就是一个愚弄农民乃至所有人的"延安派"革命艺术。

l 这根本与艺术无关,而是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官员政绩观的必然诉求,雕塑和建筑以及景观是制造当代中国形象最重要的载体。艺术家何必自作多情的搅这淌浑水呢?

l 我不赞成这个行为,这是个借“雕塑”的名义批发菜雕到农村!这是个很无廉耻的行为!

l “送雕塑下乡”使人想到“送××下乡”,这是什么时代?好像与这个时代不相符合。如果说今天还需要送什么下乡的话,那么,应该做一个调查该送什么下乡?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雕塑。

l 送雕塑下乡本身并不代表“城市化”,反而会造成可笑的景观出现。把公共雕塑等于“城市化”本身是一种“偷换概念”。现在对于城市来说,更严重的问题可能是雕塑垃圾太多,多到让人厌烦的程度。过多过烂的城市雕塑安放在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对空间的一种侵略和强奸,把一种观念强加给城市居民,甚至还以为这才是“城市化”,殊不知这才是对城市空间的歪曲。

    想一想广州新白云机场高速公路上那个可怕的不锈钢雕塑吧,想一想广东湛江那座俗称的“两面三刀”的城雕吧,想一想广州番禺那座蓝色的“鸟儿”吧,想一想广州大学城瀛州生态园的那个可怕的“树”吧,人们就能明白,今天的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了什么![JH:PAGE]
(二)对“鲤鱼跳龙门”作品的评价:

选项:1、满意《鲤鱼跳龙门》这个作品,它体现了民族传统和老百姓的趣味,照顾了农民的欣赏习惯。(无人同意)

2、基本满意这个作品,在雕塑与环境的关系,雕塑的造型等方面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同意3人)

3、不满意这个作品,它简单地图解了传统和民间趣味,没有任何创造性,艺术含量太低,是一件粗俗、不负责的作品。(同意15人)

4、不满意这件作品,它不了解城市化了的西坑村民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造型陈腐,缺乏时代精神和创新性,与周边的建筑、环境也不协调。(同意19人)

5、其它看法:

(原文转录如下:)

l 这件作品有点儿像小工艺摆件放大,不宜强化行为本身的高妙。

l 我觉得这个雕塑太简单化了,好象低估了农民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l 延安派革命艺术的传统就是革艺术家的命的传统。

l 雕塑首先应该有美感,但从图片上看,不过是几砣有形状的石头,跟村里的假山差不多。拜托不要这样随便对付农民好吗?与其自己揣测农民的趣味去迎合,还不如引入一些现代感的作品,农民看不懂,至少能引起他们的一些审美不适。

l 垃圾!

l 这件作品无异于给农民的新居贴一张年画。艺术的责任在引领农民去接受新的审美趣味,不能再走迁就大众、走向倒退的老路。

l 这是低级的迎合民俗的一种做法。都城市化了,还要“鲤鱼跳龙门”。它的那个建筑的横梁是“龙门”吗?民俗中的龙门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不能那么搞牵强附会。

l 雕塑应该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放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感觉不对劲。

l 我支持,这是一件大好事."鲤鱼"的选材也不错,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JH:PAGE]
(三)对城市雕塑与公众关系的看法:

1、城市雕塑应该普惠公众,先从普及的工作做起,“鲤鱼跳龙门”的寓意家喻户晓,老百姓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特别是在关注农村和农民方面,具有开拓性的示范意义。(同意1人)

2、让雕塑进入城市化了的农村,这是城市雕塑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现在的西坑村在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人员构成、生活水准方面早已与传统农村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从城市雕塑与公众的关系来看,“鲤鱼跳龙门”看起来是在关心农村,其实上脱离了西坑村的实际。(同意4人)

3、城市雕塑对公众的关怀应该落实在制度层面,它应该体现在作品的产生办法,作品的评审机制,决策过程,建设经费的来源,以及公众的参与方式等非常具体的层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鲤鱼跳龙门”存在的问题,主要暴露了城市雕塑建设机制上的问题。(同意12人)

4、送“鲤鱼跳龙门”不应该仅仅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送什么,怎么送,应

    该是政府、雕塑家、村民三方博弈的结果。除了公众的参与,用什么方式,请什么样的雕塑家来创作;如何在创作中尊重雕塑家的作用,也是送雕塑下乡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意16人)

5、其它意见

(原文转录如下:)

l 将中国做城雕的钱全部省下来,用于艺术基金会,从学术领域开始建设才能谈论艺术应该如何去做,还是我的一句话:中国的城雕要全部停下来.

l “送雕塑下乡”与“送文化下乡”一样是计划经济时期农业文化工作的传统,当代城乡文化建设需要新的模式,新的运作体制。我们的政府官员在文化工作方法上常常停留下在农业文化传统中,没有当代公共文化意识。有些人谈到经济改革、城市设计,可以侃侃而谈,颇一番先锋姿态,一触及到文化,就退到千里之后,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l  公共艺术一直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美军进入巴格达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萨达姆的塑像),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一直不认为公共艺术能真正体现公众的意志,即使偶尔有这样的特例,也是自上而下的行为。从根本上讲,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公共艺术包括雕塑的产生方式,这不仅仅是“暴露了城市雕塑建设机制上的问题”

l 我觉得应该真正的去关心农村人口的大众素质教育,多建设基本的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用这些垃圾去害人还以艺术和城市文化来开道!真他妈无耻!

l “城市雕塑”污染了城市,现在又开始污染农村,可悲,中国农村的风水已经破坏的差不多了,应该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l 应该呼吁制止在中国的乡村搞城市化的运动。现在的城市化,使得乡村不像乡村,城市不像城市。我们不能因为送了几个雕塑到乡村,就将其看成是城市了,实际上,这种下乡的雕塑,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文化。要拉开中国城市和乡村的景观距离,首先就是要拒绝雕塑在乡村的存在。城市的雕塑还没有搞好,还是乱七八糟,让那些被城市淘汰的雕塑在乡村落户,可以想象,这就是“鲤鱼跳农门”。

l 公共雕塑的公共性至今都是一个缺少认真对待的问题。农村尤甚。如果承认城市公共空间属于它的居民,属于城市人的话,如果承认乡村的公共空间也是这个道理的话,那么,与其讨论雕塑的形式问题,不如讨论公共空间如何才能真的成为人民的空间而不是政绩的空间。至少这个表最后的问题是很好的,那就是,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寻找解决的途径。不管是什么途径,首先要干掉的应该是“政绩空间”以及背后的腐败空间,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JH:PAGE]
(四)对网上调查的分析

1、从网上调查的反映看,正面肯定“送雕塑下乡”行为的仅有1人,基本同意但需要改进的12人;不同意的高达24人。由此可见,传统的“送xx下乡”的方式,即使出于一个好的初衷,在当代条件下也未必能得到知识界、艺术界人士的认可。

2、调查结果也表明,这一部分人对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有着较高的诉求,在艺术上完全肯定这件作品的,竟无一人。基本满意的只有3人,这说明,知识界、艺术界基本上在艺术上对这件作品不认可。

3、对于城市雕塑与公众的关系问题,除1人外,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这件作品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雕塑与公众的关系。他们的意见比较多地体现在,希望在制度的层面上,真正把握城市雕塑的问题;也有人鉴于城市雕塑泛滥以及“城市垃圾”的出现对城市雕塑建设本身表达了激烈的意见。

五、调查之二:西坑村居民现场问卷调查

    对于“鲤鱼跳龙门”雕塑所在现场,龙岗区横岗镇西坑村,我们采取了随机配额抽样问卷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为2005年8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龙岗区西坑村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我们对调查问卷样本数据进行了输入、统计和分析。

    调查内容是两部分,一是关于雕塑“鲤鱼跳龙门”本身,二是关于“送雕塑进村”行动。

(一)关于雕塑“鲤鱼跳龙门”:

1.对“鲤鱼跳龙门”的总体评价:

“满意”占26%,“不满意”占17%, 53%的人“说不清”。4%表示“很满意”。

2.雕塑对环境的作用:

“美化环境”占41%,“增加人文色彩”占18%,“没什么作用”占25%,另有16%认为“糟蹋环境”。

3.您认为“鲤鱼跳龙门”的品位如何?

认为“高雅”占13%,“低俗”占2%,“一般”占64%,另有21%“不知道”。

4. 您认为“鲤鱼跳龙门”的制作水平如何?

认为“精致”占12%,“粗糙”占58%,“一般”占19%,“不知道”占11%。

(二)关于送雕塑进村:

5.您赞成“送雕塑进村”活动吗?

“赞成”占56%,“反对”占27%,“不知道”占17%。

6.您赞成的理由是什么?

在56%的赞成者中,认为“美化环境”占40%,“增加人文色彩”占26%,“多一处拍照的景点”占24%,“其它”占10%。

7.您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在27%的反对者中,认为“作秀”占41%,“劳民伤财”占27%,  “糟蹋环境”占19%,“其它”占13%。

8.您知道“送雕塑进村”活动吗?

“不知道”占63%,“知道”占37%。

9.您希望雕塑设立前应该先让你们选择方案吗?

认为“应该”占67%,“不应该”占24%,“无所谓”占9%。[JH:PAGE]
(三)对西坑村民问卷调查的分析:

1、对“鲤鱼跳龙门”的总体评价不高

受访者中“满意”的只占26%,“不满意”的占17%,却有高达53%的人“说不清”,按照社会工作者以往的调查经验,“说不清”者中包含大量不满意者。

由此可见,正面反映(很满意+满意)只略高于负面反映(不满意),加上灰色反映(说不清),该雕塑总体评价不高。

2. 雕塑对环境的作用被基本认可

认为雕塑“美化环境”与“增加人文色彩”者,总体为59%。占大多数,因此可以认为,虽然对雕塑本身评价不高,但对其环境的作用却还是基本认可的。

3.对“雕塑进村”活动普遍认可

与雕塑“鲤鱼跳龙门”形成反差的是,被调查者对“送雕塑进村”却大多赞成,赞成与反对呈56:27。而且普遍希望参与方案选择(高达67%)。

4. “送雕塑进村”活动的知晓度太低

    作为一项涉及百姓生活的行动,知道与不知道的比例竟悬殊至63:37,可见还有大量推广空间,同时,谁是公众?公共文化如何真正才是公共的?也有很大的探讨空间。[JH:PAGE]
六、结尾的话

    本次调查还有一个部分没有能够进行下去。

    根据原来的设计,我们希望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采访当时的决策者、具体的执行者以及雕塑的作者。

    我们认为,只有雕塑的决策者、创作者;知识界、文化界、艺术界人士;雕塑所在社区居民这几个方面意见的综合,我们才可能相对完整地把握一个社会现象的全貌。

    我们向雕塑的决策者、创作者了解的问题是:

1、这个活动最初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会想到“送雕塑下乡”这个办法?

2、有了最初的动议以后,雕塑方案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审议、批准、实施的程序和机制是什么样的?

3、作为雕塑家,当时为什么会想到“鲤鱼跳龙门”,有没有考虑过别的什么题材?

4、作为领导者应该如何面对社会各方面的议论,有什么需要向公众做出解释的地方?

5、这项工作为什么停下来,以后还做不做,如果再做会有什么改进。

    深度访谈最后没有完成,原来的领导者调离了工作,现有的领导者不了解情况,也不愿意对前任的工作做过多的评论。尽管我们做了种种努力,但是没有进展。更多的知情人,不了解访谈者的意图,三缄其口,不愿意发表意见。我们连雕塑的作者都没有找到。

    调查的尴尬,这种情况也许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鲤鱼跳龙门”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议论;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件事之所以没法再做下去了的原因。

    已有的两个部分的调查结果本身就能说明问题,似乎不需要调查者再多说什么了。

    公共文化体制的建设在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现有的知识界、艺术界和村民的意见对比着看。他们意见的差别还是相当明显的。这种差别告诉我们,普通民众需要艺术,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需要更多的艺术关怀和艺术启蒙。这种差别也告诉我们,中国的知识界、艺术界要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多地了解公众的需要。
    公共文化不仅仅表现为一些具体的活动,也不仅仅只是硬件和设施的建设,最重要的,它应该形成一套适应体现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制度。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