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雅俗共赏这是我们的难度

更新时间:2006-07-12 14:52:45 来源:天府早报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1099
    杨光懿,64岁,成都市城市雕塑绘画院退休雕塑家代表作品:《芙蓉花仙》
  “我很好认,平头。”电话那边传来杨光懿老人洪亮的声音。
  7月8日上午10时,记者如约赶到文化公园门口,一个平头、白发,身材敦实的老人手提塑料袋,已经等待在大门前。得知杨光懿老人的3岁孙儿生病,他依然赴约而来,记者有些不安,“没事,既然答应了,就要讲信用。”老人笑着安慰记者。
  《芙蓉花仙》前后审了9次
  今年已经64岁的杨光懿老人从事雕塑工作已经30多年。1989年,他和雕塑家赵树桐的作品《芙蓉花仙》曾名噪一时。
  得知记者是冲着《芙蓉花仙》而来的,老人早有准备,从塑料袋里拿出了一堆旧照片。他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每张照片上,各个时期的照片仿佛再现了《芙蓉花仙》的诞生过程,“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又这么有意义,怎么能忘记,没有照片,我一样记得。”老人笑着指了指头。
  1983年,刚成立的成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发动大家参加城雕作品投稿,当时在市工艺美术研究院里工作的杨光懿也参加了。“《芙蓉花仙》的方案,我前前后后做了5个,通过市委、艺委会前后审了9次。”最终,根据市花芙蓉的有关传说而形成的《芙蓉花仙》,通过了审查。
  当时《芙蓉花仙》送审的小稿只有1米多高,而完工后的雕塑高达7米。“放大的过程,又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杨光懿老人说,刚刚起步的成都城市雕塑需要好的作品,为了能创新,组委会决定用不锈钢作为材料,为了更好完成作品,杨老邀请当时雕塑界的前辈赵树桐老师加入了制作。
  幸好那个时候年轻
  要完成7米高的雕塑,前期工作是要搭内钢架,随后黄泥塑模、再用石膏把模翻制。光是搭钢架都进行了半个多月,“比如说手的角度,空间位置,泥土的位置有没有留出来?”杨老说,焊一根就得对照看一下;黄泥也一点不能马虎,得专门找人揉好,不能有杂质。几张照片上的杨老,都是站在高高的钢架上面。“那是在用黄泥塑脸。”由于做“模型”的小稿只有1米多高,视觉是平视,放大后,就有一个透视角度,“作为公共景观,每个角度都要考虑,力求人们在各面看到都是美的。”因为这一点,他不得不在高处捏一会儿,又到地面看看效果。
  “反反复复这样的动作,非常疲惫,幸好那个时候年轻。”杨老打趣道。
  随后石膏被编上号,搬到四川省雕塑工程工厂,用纸板比着石膏剪下来,然后再用这个模板来锻造不锈钢。为了给记者解释整个过程,杨老干脆把自己的手当成模块,比画起来。
  整个过程,杨老一直守着工人制作。“那个时候,整个脑袋里面全是这个雕塑。在工厂里待了9个月的雕塑,终于连手指甲都“打磨”好了。随后又用了半个月时间,把《芙蓉花仙》慢慢安置好。
  1985年定稿;1987年开始放大;1989年5月10日,《芙蓉花仙》制成,安放在后子门。
  好作品要经得起检验
  《芙蓉花仙》落成当日的报纸,老人还保管着。“吸取了敦煌石刻人物造型艺术和现代意象派风格。”当时媒体这样评价。为了了解群众的反映,杨老还专门跑去雕像处逛。他发现在雕像下面已经设了一个照相点,许多人去留影。当时高兴的劲头,杨老现在都还记得。
  而这并不是杨光懿最早的作品,1962年从成都市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到了成都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上世纪60年代,塑造毛主席像时就把研究院里的一批人喊去了。至今,他参与塑造的毛主席雕像还屹立在市中心,而杨光懿也开始了他的雕塑生涯,直到从成都市城市雕塑绘画院退休,“30多年没有间断过,基本一生都在干这个。”
  《芙蓉花仙》在后子门安家了17年,直至今年为了地铁而暂时“挪窝”,搬动的当天深夜,杨老也到了现场。“我想得通,雕塑是为了城市建设,地铁也是同一个目的,而且还会搬回原址的。”
  “作为城市雕塑,经得起群众的检验,达到雅俗共赏,这是我们的难度。”《芙蓉花仙》让杨光懿感觉“比较”满意。“一生要做一件稍微满意的还是比较难。”他笑着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