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雕塑艺术以独立的品格作为艺术门类之一,以其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而存在于艺术之林。然而,我们看到当代雕塑发展的近二十年来,传统雕塑的概念与模式早已泛化与外扩,并且有一部分雕塑家所关注的焦点已不在雕塑本身,而是在雕塑的边缘或者边缘之外的领域进行探索与创造。虽然这是当代艺术状况大为进步的表现,但是同时我们看到当今世界,似乎很难给雕塑下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雕塑的概念比任何时候都来得的令人捉摸不定,雕塑的概念已经宽泛到吞噬雕塑的边缘。
一、雕塑本体语言的特征
何谓“雕塑”?(Sculpture)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雕塑的概念解释为:“雕刻与塑造,是造型艺术的一个部门。”《辞海》中的解释为:“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
从本质上讲,雕塑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而且可触的多维立体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时代精神,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这使它除了具有一般的造型艺术所共有的形象物质性和具体直观性以外,还具有其它造型艺术门类所难以类比的特殊性。
首先,雕塑是唯一可以如实再现在三度空间中展开的现实审美的艺术类型,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来欣赏同一件作品。同一雕塑形象,随着观赏者的移步而换形并呈现出丰富、变化的形态,使观赏者获得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正因为如此,利用雕塑的这种实体丰富性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以适应欣赏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角度进行欣赏的需要是雕塑创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次,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它最适合表现的题材,雕塑由于其实体性特征,材料的静态性质,它在题材的表现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是这种局限性构筑了雕塑艺术的另一显著特征,即外部造型的凝练和单纯性。对于雕塑的这种特征,王朝闻先生曾用极平实的语言描述了雕塑特有的语言形式,他说道“别的艺术可能用千言万语来讲一个人一件事,而雕塑往往是用一个比较静止的,不太复杂的形体,来包罗千言万语,代替对许多人和许多事的描写。”①这就是说,雕塑艺术的特长及雕塑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雕塑必须以立体的形体语言来对欣赏者“说话”,如果丧失了形体空间的表现,这就等于失去了雕塑特有的语言。
雕塑外部形象的单纯性要求雕塑家更集中更纯粹地表现对象的性格,突出一种主要的思想内容,这就形成了雕塑艺术在观念表达上的纯粹性特征。
再者,由于雕塑形象是具有物质性的立体实物存在,它既诉诸于人的视觉,也诉诸于人的触觉,引起观赏者的触觉感知,使得与触觉相关联的质感和量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这种材料和形象的交融性,是其它艺术所不具有的,它也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雕塑这种通过厚重的物质实体性特征还使它具有绘画所没有的体量感。雕塑艺术家把表现欲望灌注到物质实体中,例如:石头、青铜等,使它柔润起来,活起来,这样作品主题就完全渗透到自然的物质材料里去,使它服从艺术家的驾驭。雕塑的空间由于物质材料的体积而受到材料量的限制,其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观赏的效果和作品主题的表达,同时也关联到雕塑作品与自然环境,周围建筑的合理配置与空间的协调。例如中国山西的云冈石窟大佛依山开凿,俯瞰塞北大地,气势恢宏的艺术形象与周围环境结合得十分自然和谐,如果把大佛缩小三分之一,它那庄严雄壮的气魄无疑就会大大减弱,雕塑艺术的这种物质性体量正是雕塑形式美的重要价值体现。
二、雕塑语言的流变与发展
随着雕塑艺术的历史衍变,从原始社会雕塑的实用意义、功利目的到古希腊雕塑中对人的表现占主要地位,反映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他们用人的面貌去想象神,赋予神的形象以人的面貌、性格和思想感情;从西欧早期基督教雕塑、拜占庭雕塑、罗马式雕塑和哥特式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许多表现对人的无穷创造力的赞美,表现对生活充满乐观和信心;从追求宏大豪华的巴洛克式雕塑风格到把古希腊、古罗马雕塑遗产奉为典范和理想的古典主义雕塑;再到19世纪和20世纪雕塑的一个自由和多元的艺术时代。近代雕塑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变化:一是现代金属雕塑的出现,它以工业材料的拼接冲击着习惯于自然材料的审美情趣;二是波普雕塑以及酷似对象的超级现实主义雕塑的作品,它将雕塑中一贯的崇高因素用卑锁庸常的世俗生活所取代;三是极少主义雕塑,它以最简括的形体为观念阐释留下空间。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雕塑的语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形态和手段被人们从各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构成和装配雕塑的发展,波普艺术的流行,以及场所雕塑和废品雕塑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概念,雕塑上人们空见惯的各种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具象造型渐渐隐退,五彩缤纷的抽象,半抽象的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与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材料与制作出现。雕塑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开创了雕塑艺术自由发展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代雕塑语言的流变过程,对照一下它在各个阶段发展变化的艺术坐标,从而可以测量出雕塑语言的变化及其影响它流变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以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意识形态对它的作用。从当代社会背景,人文环境鸟瞰当代雕塑语言的流变过程,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并做出理性的判断,为当代雕塑语言的拓展空间提供理论引导,并加以对当代雕塑语言拓展的终极限定,以避免其在当代社会艺术概念极度宽泛的今天向无引力的空间自由游弋。
三、当代雕塑语言拓展中的现状
时代变迁,社会急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观念的革命带来了视觉艺术王国的改朝换代。当代的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类思想的组成部分,人们对艺术的态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容。艺术本体的概念也已经大大拓展,艺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雕塑艺术在语言样式上的发展几乎走到了边缘的临界线。雕塑艺术的创作坠入到空前盲然的危机之中。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雕塑艺术遇到了挑战,人们不约而同的也是迫不得已地在思考雕塑艺术往何处去?具象的具有形体感的雕塑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它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近2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潮流的出现矛头所向不仅指向写实、具象的艺术,而且也否定20世纪以来流行的现代艺术。观念、行为、装置成为最流行的形式。后现代主义极度宽泛的艺术概念慢慢消解了以前所有的艺术原则和存在价值,这是全球性的艺术思潮,即所谓“多元并存”的时代已经来到了。它仿佛就是什么都行、什么都无所谓。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新”思潮自然对我国艺坛也形成一股强烈的冲击波。由于中国近代雕塑受到西方的影响,导致中国当代雕塑在艺术上对西方的追随,以至于西方阶段的发展一定程度制约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在此背景下,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新思潮、新观念的巨大影响,并且呈现出两个发展态势。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一种是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础坚持创新的良性发展;另一种是把“新”观念“新”思潮当作一种时尚,超越雕塑语言本体的非良性发展。(即目前国内出现的非雕塑化现象)。
当代中国雕塑家正在受到世界艺术大潮的沐浴与洗礼,他们从这个大潮中吮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同时不可避免地为新潮中一些难以接受的观念与实践所困扰。雕塑是一种文化,雕塑要发展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一批雕塑家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础,善于吸收新的艺术手段以及表现方式,坚持创新精神为拓展当代的雕塑语言做出了积极的选择,为中国当代雕塑语言的良性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批雕塑家有扎实的造型基本功,有比较坚定的美学追求,对我国本民族的传统雕塑有深入的研究,他们不仅懂得艺术创造的规律,而且还有胆识有精力从事试验与探索,从传统、民间、外国、现代科技成果等方面吸收营养,使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具象写实造型加以变异产生出各种新的变体或者说新的风格;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强化个性风格的同时,注意在艺术的格调趣味上体现民族的审美习惯。他们从20世纪西方现代流派中的具象写实艺术中,更从艺术史的历史经验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知道具象写实的艺术只要有现实生活体验、感受和鲜活的感情,在艺术形式风格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语言,就可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西方观念、行为、装置等艺术的“新”观念风行一时,对雕塑形成强大的挑战时,从事具象写实的雕塑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压力,被人们讥讽为“保守”等等,但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继续探索。他们在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空间中,坚持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的限定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寻求新的表现语言样式风格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这个方面做出成绩的雕塑家很多,例如:北京雕塑家李象群的系列作品《融》是在拓展雕塑本体语言方面有独特表现的作品。在刻画人物方面不同过去对女人体具象的一般描绘,有时虚掉五官的刻画,有时用麻布包裹女人体的一些局部,使其作品包裹肌理的粗糙与外露局部细致刻画的细腻形成强烈的形体对比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样式。李象群在雕塑本体语言规定性的基础上,在拓展雕塑语言表现、样式风格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湖北雕塑家傅中望近年的雕塑创作显示出其在雕塑边缘积极探索拓展新的表现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他的作品在传统资源中找到与今天的生活经验相吻合的东方文脉,以榫接与铆眼为其雕塑语言符号成为其独特的个人风貌。榫头与铆眼是一种物质构造的结点方式,中国古人根据不同的构造需要创造了丰富的榫铆结点形态,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农具等木器结构之中。榫铆不仅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方式,同时也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文化形态。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学说。在作品的“凹”、“凸”所形成的关系中,也就是物性关系的构合、分离、契接、插入中,傅中望把中国古典文化中最富于暗示性和涵盖力的符号物质化,即榫与铆所对应的阴与阳成功地转化为契入当代文化问题和生存问题的现代视觉语汇。在这种意义的转换图式中,傅中望尝试把这种榫铆近一步语言符号化,运用在不同材质的意义挖掘中。他的拓展一方面体现为木质材料继而推进到金属等其它材料的运用中,另一方面试图以易经阴阳对立和互补的二元结构为基础,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为不同方面的表述,力求做到像《易经》符号那样,以最简单的符号陈述最复杂、最有深度的人文内容。傅中望在拓展雕塑本体语言表现、样式风格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另一位辽宁雕塑家王洪亮其早期的作品大多以具象的表现人物的作品为主,体现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一直强调的扎实的造型基本功的传统。1998年王洪亮的创作迈出了极大的一步,他从具象的雕塑语言体系中走了出来,创作出一组带有装置意味的系列作品《新石器·打击系列》。这组作品标志着王洪亮雕塑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他在雕塑本体语言拓展的过程中,吸收装置艺术的特点,引入观念艺术的文化隐喻性,但还是在雕塑本质属性的限定性范围内积极探索新的语言表现,在实践中为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空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川雕塑家邓乐在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过程中,遵循雕塑本质的特征之外,他转向“内空间”的形式,探索雕塑语言的新表现。内空间的基本方式是将光引入雕塑的内部,从孔洞中衍射出来,穿透空间扩散至所触及的更大范围,光怪陆离的光点与作品形成了奇妙的交流,光成为雕塑的一种表现手段甚至成为雕塑的材料。邓乐空洞加光对于雕塑本体语言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了雕塑表现语言。
当代雕塑语言的表现经过众多雕塑家的积极探索与拓展,呈现出丰富的面貌。一方面表明当今雕塑边界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符合艺术本身发展的规律。任何艺术形式发展应是严格遵循自身的限定性,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当代雕塑家在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空间中以积极的态度勇敢的实践精神,坚守雕塑之所以是雕塑的限定原则,为当代雕塑语言的拓展空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当代雕塑语言拓展中的混乱现状及原因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艺术也不例外。在当代中国雕塑以雕塑本体语言为基础坚持创新的良性发展的同时,一种以“新观念”“新思潮”自诩,超越雕塑本体语言的界定作为时尚的非良性发展的倾向出现了(即雕塑本体语言拓展中出现的非雕塑化现象)。这种艺术的走势暗藏着一种危机,他们往往以“创新”为籍口超越雕塑本体语言的限定性,疏离雕塑形式的固有特征,最后游离出雕塑边界之外成为无文化引力的一种非雕塑的艺术;还有一种是以艺术多元化为创新目标消除艺术门类的界限,把只要有体积、有空间、有形体的物品都称之为雕塑。这种雕塑界中的非雕塑化,非雕塑界中的泛雕塑化的现象却被当成时尚误导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
这是怎样的一种“新时尚”呢?
让我们看一看这种新时尚产生的原因吧!他们受西方观念、行为和装置艺术的影响,只讲观念述说、讲文化的针对性、讲直面社会问题却片面地忽视表现手段的重要性,站在雕塑领域里却把抛弃雕塑手段作为前卫先进的标志,其结果就是抛弃了自己。在“新思潮”“新观念”等前卫艺术的旗帜下,雕塑成为非雕塑,绘画成为非绘画,……这样消除专业特点,唯独“观念和行为”才有意义的偏激行为势必造成雕塑艺术的新危机。
雕塑本体发生了变化,雕塑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这是近年来围绕中国雕塑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在中国雕塑艺术语言拓展的过程中,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严重。一方面它反映出中国当代雕塑从无序向有序过渡时的特点,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雕塑的局限和新的雕塑的可能的时候,这种困惑必然产生。另一个方面这也意味着人们对雕塑新方向的追求和重新认识雕塑的开始。这表明中国当代的雕塑本体语言超出了传统雕塑的概念正扩张雕塑的边界,这正是雕塑艺术语言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在雕塑语言拓展的过程中,如果无限扩张雕塑的边界忽视雕塑本体语言体系,则无助于中国雕塑艺术健康发展只能带来新的混乱。
在当前中国雕塑语言拓展过程中,不顾雕塑本体语言的特征,无限制扩充着雕塑边界,这种“泛雕塑”化的“非雕塑”作品往往以雕塑的身份参展,不顾雕塑的审美经验与本体语言的特征。把观念指向片面扩大,假借雕塑之名而加以制造而在制造的目的上则远离人们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心态的进步与变化,有的甚至不具有任何审美价值与意义。例如:非雕塑界的艺术家,在新观念艺术潮流影响下,认为当代艺术的边界在消解,任何形式、任何手段或者任何现成物品等等都可以组成作品。仅仅因为这些作品中运用了立体的物品进而偏颇地认为其是雕塑作品,而且以雕塑的名义参展,消解雕塑的本质属性。这种作品近年来频频出现在雕塑展览中,超越了雕塑的本来规范。这些泛雕塑化作品,制作手法简单,只有作者的一种观念,作品虽然是立体的,也有空间变化,但不是真正意义的雕塑作品。
由于现代科技在艺术领域里的渗入,用声光电合成的视觉幻象作品出现,更是典型的泛雕塑化作品,它是利用光束投射在空间中交织而成可视但并不存在的立体影像,这种不具有物质实体性,不可触摸的幻象作品,忽视了雕塑的物质实体性,偏离了雕塑本体语言的特征,成为非雕塑作品的典型。
2000年在四川成都《世纪之门》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雕塑作品数量众多,不乏有拓展新的表现语言的好作品,但有一件作品用塑料的几何形作为空中悬浮物,将氢气充满其中,当它的自身重量与氢气的浮力达到平衡的时候,它会漂浮于空中。这件作品的展示,与其说是雕塑作品,还不如说是会场装点气氛的装饰物品。该作品完全游离于雕塑本体的规定性之外成为典型的非雕塑作品。
这些作品受西方观念艺术的影响,只讲观念诉说不具备任何审美价值和审美经验,尽管自以为其作品有想象力、有激情、有冲动、在题材和造型方式上灵活利用现成品等各种材料和不同的方式表达所谓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尽管有美丽词句的修饰;尽管其作品具有立体性、空间感等雕塑的物质属性特征,但雕塑艺术首先是审美范畴的艺术形式,不具有审美意义的立体物质、空间形态或者现成物品无论如何装配组合、如何有“观念”“想象力”、无论以何种方式硬着头皮参加雕塑展览,这类“雕塑作品”归根到底不属于雕塑这一审美的艺术形式。它们这类所谓的“雕塑作品”可以另辟蹊径予以命名完全没有必要在雕塑艺术的边缘徘徊试图打破雕塑的界限。这种打破雕塑界限的企图,无疑是受西方当代“新思潮”“新观念”影响的结果。
分析原因,除了上述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之外,还有当代社会现实的因素。首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处于转型期造成普遍的浮躁心态。加上利益驱动急功近利的做法浸淫到学术领域,浮躁的学风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浮躁。缺乏深入研究雕塑本体语言以及雕塑语言拓展的限定性,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生搬硬套地与各种“新观念”“新手段”相结合。雕塑界出现鱼龙混珠的局面,致使非雕塑作品、劣等雕塑作品的纷繁出现有了可乘之机,有的厂家为了利益成批“生产”雕塑作品,做雕塑蜕变成了做生意,违背了雕塑艺术的创作规律,造成雕塑界非雕塑化现象的普遍存在。其次,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快餐式”的雕塑大赛,由于时间紧,创作的必要环节被简化和省略了,作者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创作作品,作品经不起推敲,虽然也可称之为雕塑作品,但形式语言简单雕塑艺术的特征没有充分发挥,缺乏雕塑本体语言上的突破与创新。有的雕塑家为个人功利目的赶场子参与各种雕刻大赛,一件艺术作品被到处复制、克隆造成“作品变产品”背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难免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雕塑作品其内容浅薄、空洞;形式上也无“有意味的形式”追求,既给观众传递了虚无的文化造成审美的误导,又使个别打着雕塑旗号的非雕塑作品有了滋生的温床。
非雕塑化现象被误认为是时尚的主客观因素还有诸如:雕塑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普及程度有限,甄别“真假李逵”(雕塑与非雕塑)的学术理论匮乏;雕塑本体语言的基础理论研究与雕塑拓展空间的理论没有系统梳理;理论界的舆论导向没有起到宏观意义上的指导作用,甚至有的文章还有一定的误导作用。有的理论家为了炒作自己赶新潮制造轰动效应,有时以激进的创新姿态出现;有时以保守的捍卫传统的姿态亮相,其理论文章的基调转换容易信口雌黄,他们的文章时常自相矛盾对年青艺术家的实践产生了误导,使年青艺术家在变幻多端、扑朔迷离的理论面前惘然不知所措失去了自我。
有些前卫理论家经常以哲人自居,指点艺术家的实践以形而上的生涩难懂的词藻编织文章,开口“人文关怀”闭口“终极关怀”等等故作高深。好像只有他们才是社会责任的关注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致使一些未成熟的年青艺术家热衷于舆论界的吹捧,造成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严重脱节失去理论指导实践的真正意义。
非雕塑化这种时尚既制约了雕塑在本体语言拓展空间的探索与研究,还对当前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非雕塑化作品泛滥的后果,客观上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非雕塑作品的作者打着雕塑创新的旗号,在新观念的影响下超越雕塑本体语言限定的范畴进行着无内容下的材料堆砌,形式与内容脱节、材料与艺术脱节,殊不知这种简单的材料堆砌的非雕塑化作品出现的同时,就是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非雕塑化的这种时尚给雕塑艺术学科发展带来的灾难还是对年轻雕塑学子的误导。非学术性的“新思潮”“新观念”影响,使雕塑界的非雕塑化现象打着“创新”的旗号对美术学院传统的教学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震颤着年轻学子的审美价值取向。
世界上的事物历来有两面性,艺术也不例外。艺术上的新与旧,维护传统与突破传统樊篱,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面。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面,艺术的景观就会单调而逊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主次之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根据我们的需要决定对它们的不同态度。人们不同时期的选择,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该怎样面对呢?我认为:在一种思潮汹涌澎湃向我们袭来时,多保持冷静的思考,不为一时的假象迷惑,认清现象后面的本质,对新思潮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热情接受,不为旧观念、旧习惯所束缚从而迈开前进的步伐,而对新潮中一时难以接受的东西则可以持保留态度。一般说来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对一个问题有时争论的不可开交,但过了若干年后,是非曲直便昭然若揭,真理常常是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对年轻学子来说不要盲从艺术中的“新潮流”“新观念”,创新是在扎扎实实继承传统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窝蜂式的盲从将会在艺术道路上丧失自我。
五、创新应在保持雕塑本体语言的前提下进行
基于以上雕塑界中非雕塑化现象的严重性及雕塑本体语言拓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清雕塑与非雕塑的界限,遵循雕塑本体语言拓展的限定性原则将是非常重要的。
雕塑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已经存在很久很远了。雕塑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需要有一种界定过的具体内容,因而也要求有一种和其它艺术门类不同的即专门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专门的艺术表现方式是雕塑本体语言在拓展过程中应遵循的限定性原则。
1、材料上的限定原则——物质实体性
这种物质实体性使观众不仅可观赏而且可触摸;同时引起观赏者的感知,使得与触觉相关联的质感和量感具有了审美意义,这种材料和形象的交融性是其它艺术所不具有的。
这种材料上的限定可通过盲人“看”雕塑的例子进一步说明。盲人因其丧失视觉功能而无法“欣赏”到绘画艺术作品,但雕塑作品的物质实体性这种材料上的独特性,可使盲人通过触摸来进行感知,使得与触觉相关联的质感和量感具有了审美意义。1992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罗丹雕塑作品展览,持续的展期空前的参观人数,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盲人“观赏”雕塑作品的。这种材料的触觉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
2、题材上的限定原则——单纯性、凝练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最适合表现的题材,雕塑艺术的题材要求是单纯性、凝练性,以区别其它艺术形式的叙事性、情节性等。
3、审美限定原则
雕塑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应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原则,此不赘述。
4、向善原则
雕塑作品是雕塑艺术家的审美经验的物化形式,创作主体应符合人类恪守的伦理道德,应向善而不从恶,不宣扬战争,不传播淫秽,不表现有情神颓废的思想或情绪,应该颂扬英雄、呼唤和平、讴歌爱情,赞美自然,推崇真善美。
5、坚硬永恒性原则
雕塑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悠悠数千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艺术家创造了难以计数的雕塑作品,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雕塑艺术因其物质坚硬性成为永恒的印迹。
6、雕与塑的原则
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就是艺术家为言志表意、抒发情感,通过人工的雕与塑等手段,对材料实施加减法的改造,成就出适宜于人,具备独特美感的,并占据三维空间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
根据哲学中有关事物本质规定性的原理分析,某一事物之所以存在,有它自身的基本属性,事物的这种本质属性是事物固有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它规定着事物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质的规定性,毛笔有毛笔的质的规定性,因而它是毛笔而不是竹笔,也不是木棍;纸有纸的质的规定性,因而它是纸不是布匹,也不是塑料薄膜等等。事物的质是由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矛盾决定的,任何事物都含有着多种矛盾,因而都具有多方面的质。事物内部所包含着的矛盾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也就发生变化。决定某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质的总体或根本的质发生了变化,某事物就不再是某事物了。可见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表象特征反映着该事物的内在本质,它们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哲学上质是标志着事物存在的范畴。雕塑之所以存在是有它独立的品质,雕塑艺术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根本,也是雕塑艺术本体语言在拓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限定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把事物的质和量统一起来,在哲学上称之为“度”。度就是量。度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是维持事物质的一种量的界限。了解事物的度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知道量变在什么限度内不会涉及事物的质,而在什么情况下又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度的原则。雕塑艺术也是如此。雕塑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如果在雕塑中过分强调内容的表述把表达内容的形式手段降低到最小限度,这种艺术就脱离了雕塑统一体,滑向了文学的范畴。过分强调形式的表现,忽视内容的传达,必然坠入到工艺品的范畴。工艺品就是缺乏情感表达的优美形式。形式优美赏心悦目无深刻内容的表述更多强调技术层面是工艺品的本质属性。而雕塑艺术则是有深刻内容表述、情感表达与有美感的形式最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完整的内容表达与有意味形式的最佳统一,不是人为任意规定的,而雕塑艺术本质所要求的。
了解和掌握雕塑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区别雕塑与非雕塑界限的尺子。雕塑艺术在当代或以后要发展下去必须走自己的路,无论是在艺术形态上还是文化角色上,包括它的制作性、材料的质地体积空间关系、它的尺度和体量感及其它特有的构造法则都是别的艺术形态无法替代的。雕塑在当代应勇敢地正视自己,自信地发挥自己的特色表达,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
在当代雕塑语言表现的拓展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雕塑艺术本体语言自身的规律,深入研究雕塑艺术的本质特征、内在属性。在重新思考雕塑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切入点的基础上,把握好雕塑表现语言拓展空间中的限定性原则。捍卫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的界定,从而准确定位自身,与时俱进积极地吸收新艺术潮流中的新思想、新观念,使雕塑艺术健康地发展下去。这样,雕塑表现语言也会在发展中丰富起来,许多非雕塑的因素也会渗入其中,改变雕塑的面貌或者会从雕塑中派生出新的样式,雕塑艺术应以宽广、博大的艺术气度兼容并蓄在雕塑本体语言的表现空间里探索更广阔的天地。例如,传统样式的雕塑与装置艺术相结合可吸收了装置艺术的综合性与灵活性的特点而成为装置雕塑。雕塑与观念艺术相结合可吸收观念艺术的文化指向性、批判隐喻性以增强雕塑语言的表现力,但是雕塑本体语言的特性不要因此而改变。
拓展与限定是雕塑本体语言拓展过程中矛盾的统一体,雕塑艺术会在探索与失败、继承与创新、拓展与限定等各种矛盾中求取发展。
总之,当代雕塑语言要拓展,需要从雕塑艺术的本体特征出发结合一定的当代观念因素进行挖掘;强调观念因素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重要性,但不能以此忽略了雕塑艺术本体语言的特征。雕塑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虽然只是具体的物象的一个抽象的方面,个别具体化的颜色和运动不能使这种形象的形式显得丰富多彩。但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缺陷,而是雕塑艺术本身概念所决定的媒介和表现方式方面的独特性。因此,雕塑艺术的独特性是艺术门类中其它艺术样式无法比拟的。雕塑的本体语言的独特性在未来社会中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种对材料,对特种效果的追求,作为对雕与塑的过程中材料与人的天性的亲近感的追求,它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创造冲动的体现与完善。这种欲求将伴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虽然它们已不像在二十世纪以前艺术界那样具有高贵的地位,时代在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无法替代的效果,在未来的艺术文化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国内外雕塑界众多雕塑家还是坚守雕塑本体语言的阵地,在拓展过程中探索新的表现语言,包括寻求新的材料,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在于其无以替代的技术因素和制作的特有魅力上。
雕塑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这种永恒性始终是在雕塑艺术本体语言拓展与限定中循环往复发展的,任何形式的摒弃雕塑本体语言的所谓创新,都是与雕塑这门独特艺术形式的自身存在和发展规律相违背的。
六、结语
艺术观念在不断拓展、更新。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也在流变中不断拓展。艺术实践给艺术家不断提出新问题,迫使艺术家们思考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实践与学习,逐渐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艺术创作上的多元化是时代多元化的反映,雕塑艺术与其它学科、其它艺术形式相互渗透是学术界进步的表现,但作为独立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明确的。雕塑本体语言拓展过程的限定性原则是保证其本体语言的独立性不致丧失,其区别于任何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不致衰减和消失的根本,是非常重要且应引起我们重视的。以雕塑的独立品格为核心,加强雕塑本体语言的研究,面对新的现实思考未来,在探索雕塑艺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中,遵循雕塑本体语言拓展中的限定性原则,唤起雕塑界普遍的未来意识,使雕塑艺术这门最古老的艺术继续发展下去,那么,雕塑艺术必将出现崭新的局面,而这正是需要雕塑艺术健康发展而不是打破边界的自我毁灭。这是雕塑艺术独立品格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个时代的每个雕塑家们长期而神圣的责任。
[注释]
① 摘自《王朝闻学术思想论集》 325页21行,齐鲁书社出版,1989年出版。
[参考文献]
《雕塑空间》 孙振华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出版
《陈云岗美术文论集》陈云岗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出版
《国外后现代雕塑》皮力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美术概论》王宏建 袁宝林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5版
《冲突与选择》 第二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文献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深圳雕塑院
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深圳雕塑作品展》深圳雕塑院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 1999年4月
《中国雕塑的研讨与创作》 邢永川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8月第一版
《中国当代艺术2002年》 丁正耕 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