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吴为山雕塑之散见——巧拙自由 心性使然

更新时间:2006-06-28 15:39:4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翁剑青 编辑:木子 浏览量:1025

    几次机缘,看到吴为山的一些雕塑作品,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令人体味再三。其中的“味”,是指他所雕塑的人物及肖像本身所直接显示的情态、意趣和美感,再者,则是指由作品自然流露的作者的艺术智慧、个性方式及旨趣。对这种“味”道的引力之感受,似乎是见过和赏识他的作品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体验。
    相比之下,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是他的那些在体量上较小的人物及肖像雕塑,如他近几年来创作的《睡童》、《母与子》、《捉迷藏》、《学步》、《远古笛声》、《扎辫子的女孩》及《人体》等作品,它们大都呈现出质朴、温存、自由和灵动的情态,在拙朴与简约中给人以丰富而深切的心灵启示,从而,给人带来温情、遐想和贴近自然的幽雅与力量。诚然,对于雕塑艺术的体会与理解,自会因人而异,微妙而不同。
在吴为山的雕塑中,使我感受到中国汉代石刻及魏晋绘画的艺术意味及审美风尚,似有大巧若拙、拙中见巧的智慧和风范。突显出艺术家对自然和人性关照下的自我意志与理想情感。这种以形传神、意在象外的个性化表现手法,传递出一种东方式的美学意趣和朦胧的诗意。同时,在其作品中也见出西方现代雕塑中的浪漫、率意和表现性的语义。在这样一个有着学院正规训练经历和功底的作者手中呈现出这样的雕塑,显然是要经历后天更多的自我修养和反复陶炼的。
就其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而言,吴为山雕塑给我的感受与理解似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超逸性:其作品涉及的内容、题材虽然是具体的乃至现实性的,但作者却注重题材对象的具体、客观性与自我意志和理想的自然结合,善于超越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而深入到自我解读与主动表现的境地,从而使作品的形式步入个性化和风格化的自由王国。  其二,模糊性:即他的一些人物雕像作品在其形貌及细部的处理上,执意采用了朦胧化与不确定的表现方式,在使刻画对象的形(情)态及肌理具有深度与多样表现的可能性的同时,也给观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玩味的可能。由内到外地产生出视觉及心理的张力。其三,凝练性:雕塑家成熟的和风格特点鲜明的雕塑大都显现出高度概括、简约的特点,更多地突出了雕塑自身的姿态、基本形体和材料肌理的表现力,而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细节和一般性外表的描摹。给人以近似中国水墨写意般的视觉快感。其四,感受性:他的作品十分强调作者的主观认识和意念,善于捕捉和经营近乎瞬间的意象和感觉,从而,显出作者对于内外世界的体验和审美心仪。
雕塑的过程和结果,向来就是作者对材料性质、空间结构和自我经验(生活与心理经验)和对关照对象认识的整体把握。吴为山的作品在这几者之间的审度与把握中不断寻找着、完善着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区别于他人的艺术样相与气质。他以自身生活的情感体验和视觉体验,创作了可以使许多人引发出共同情感和思考的作品。据知,他还创作了许多大体量的纪念性雕塑、公共性的景观雕塑和历史与文化名人的肖像雕塑作品,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出于形式上直觉和个人喜好,我还是更喜欢他的那些似乎在不经意之间塑出的那些孩童的天真烂漫,女(母)性的温柔幽雅,人性生命中的优美与尊严,以及汉唐文化遗韵中的怀古气息和作为当代艺术家的人文意识。我想,为山的艺术是可以被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接受和喜爱的,因为他能透出人性与生命的智慧、美感与真诚。
老实说,吴为山的作品不属于当今艺坛上的所谓“前卫艺术”的范围,但是它们在形式及材料语言和文化情感上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实验性”,即表现在通过对自然状态的自我和受到不同文化熏陶(教育)后的自我之反思与超越。这种心路里程的磨砺和不断的自我发掘,同样具有内在的实验意义和价值。诚望他在今后的艺术人生中,多有新的拓展。

翁剑青  美术评论家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