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征集反馈意见,定稿后的孔子标准像系列,预计将于今年9月在孔子诞辰2557年的祭孔大典上正式向全球发布,同时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使孔子像的使用更加严肃和规范。(《华夏时报》6月14日)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要想知道那个年代的人长什么模样,不外乎一靠流传下来的手工绘像,二靠声口相传的描述,三靠经史子集的记载,四靠遗存基因复原技术。可惜,手工绘像要流传下来,需要不断临摹重画,而每次重绘都会使部分信息失真;声口相传很容易越传越离谱;典籍记载应该可信了吧?遗憾的是,不同年代的人对相貌的评价和表述的标准不同、理解各异,总有好事者在新的典籍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增删,搞得人们不知道应该相信谁;剩下来,只有靠基因复原技术了,可孔子的DNA又到哪里去找呢?所以,想知道孔子到底长什么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要由此为他老人家定制出个标准像来,就更是匪夷所思了。孔子基金会此举莫名其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呢?
退一步说,即便知道孔子长相的一鳞半爪,基金会也没有权力来为孔子的相貌定标准。中国孔子基金会是一个学术基金组织,旨在通过募集基金,组织或支持国内及海外儒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管受山东省委领导,但改变不了其民间学术组织的性质,既不是政府管理机构,也不具有行政管理权力。因此,基金会自行确立孔子相貌“标准”,并向社会发布,暗含让其他学术机构和社会各界被动认可和接受的意图,显然是一种学术越权行为。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历朝历代也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孔子标准像。据说,山东有位骆承烈先生,一生收集各种孔子像达2500多种,分“皇家孔子”、“官家孔子”、“儒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我看,千百年来习以为常,没有什么不好的,为什么非得搞个“标准”,来统一大众对孔子形象的认识呢?如果我的心目中,孔子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腰部以下比大禹短三寸(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我为什么非得接受孔子基金会定下的这个峨冠博带、望之俨然的孔子形象呢?
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孔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也应该是这样。那种试图将孔子形象立个标准并让天下人遵从的做法,表面上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孔子文化,实际上既是一种学术上的越权、掠权行为,也是一种惟我独尊的学术霸权。如此做法,或不会给孔子文化研究与传播带来繁荣,却营造出了学术上的强权作风。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