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用耳朵收藏视觉艺术

更新时间:2006-06-06 09:34:11 来源:经济 作者:周阳 编辑:小路 浏览量:1263

艺术品市场正在成为中国人下一个"用耳朵投资"的曼妙之处

  天价的理由

    中国是一个有文化的国度,这一点毋庸置疑,深厚的文化资源和艺术鉴赏历史使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几乎不应存在疑问。

  但实际上,这个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肥沃土壤以抵制转型市场的特有基因,比如投机味十足,漫天要价,假货弥漫;在转型初期,这些特征和市场交易量的繁荣相伴相随,以致使我们误认为市场化就应该如此这般。

  业内人士都在传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在翻腾着泡沫。

  有数据显示,国内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的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艺术品市场的年交易额也接近200亿元人民币,而且参与者和成交额仍在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递增。

  泡沫主要表现在拍卖场上,最高价纪录频繁被刷新。市场资深人士纷纷表示忧虑:市场果真会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现代意义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于1992年,至今仅有十余年时间。1994年3月,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中国书画、油画拍卖会,以总成交额1420多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轰动全国;十年后,中国嘉德2005年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达6.97亿元, 50倍的成长速度十分惊人。

  2005年,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明代永乐年间一只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以2035万元创下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而一尊明代的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刷新了国内铜器拍卖的最高纪录……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画家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被一位欧洲的收藏家以1012万元的价格竞得,一举打破中国油画国内拍卖的最高纪录;仅过两天,保利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徐悲鸿油画《珍妮小姐像》,又以2200万元成交价再刷中国油画的新纪录;半年后,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常玉作品《花中君子》以2812万港币成交,更新中国油画最高拍卖纪录,现场打破纪录的还有中国雕塑,朱铭的《太极系列--对打》木雕估价200万港币,最后以460万港币被一位台湾收藏家买走,创下中国当代雕塑拍卖的最高纪录。

  但这些振奋人心的纪录背后可能也是"惊心动魄"的:某香港富豪以4150万元港币拍下"清雍正五彩蟠桃观音瓶",而其初始心理价位是1500万元港币左右;不仅如此,大收藏家"云海阁"主人张宗宪说:"当前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尤其是书画拍品中假的、劣的东西太多,拍卖行不但不制止,反而采用各种不规范的做法抬高拍卖价格和成交业绩,令许多藏家上当受骗。"据说,这是导致2005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交易大幅萎缩的重要原因。

  北京经营最久、资格最老的专业画廊之一红门画廊董事长Brian Wallace说,这两年国内的市场太火了,我们都觉得有泡沫。肯定会破,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了2008年以后吧。

  拍卖行是最先意识到泡沫存在的。两年前,由于股市吃紧、房地产业收缩等原因,大笔资金涌向艺术市场。自2003年10月始,内地民营企业的富豪们开始出现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不惜用重金求购。据业内人士介绍:活跃在京、沪各大拍卖会的新面孔,民营企业家占到了70%至80%"他们中很多人实际上是风险投资家,他们买画的原因就是为了再卖、赚钱。"

  环碧堂画廊董事长李国胜说:泡沫主要是因为一些不正常的举动把一些二三流艺术家的作品一下子炒起来了。

  中国市场的现状让台湾著名艺评家、策展人陆蓉之女士想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台湾。她说:那个时候的台湾人啊,都是拿着现金到画廊,点名要买某某某画,而且要包断、买断一个人的作品,然后呢?然后就放进仓库,等着发霉!那种疯狂啊!"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怕啊!"

  艺术是可以这样买的吗?"大陆现在也正在上演这样的疯狂。"陆蓉之说,去画廊走一走看一看,到处都是一些"用耳朵收藏"的中国收藏家。

  所谓用耳朵收藏,陆蓉之指的是那些根本不懂得所投资艺术家及艺术品的背景知识和艺术价值的所谓藏家。据说,当年的台湾炒家近来已经悄悄转战大陆。

  需要正视的是,中国的艺术品收藏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仅限于达官贵人"把玩"的层面,现代艺术品市场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已是当年的琉璃厂等不能望其项背的,因此,中国人的普遍的收藏观念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现在进出拍卖场和古玩店的多数买家仍为"先富起来"的一批投资型甚至投机型买家,他们把赢利作为主要目的,而收藏仅仅作为附着于投资过程中的暂时行为。

  在艺术品的艺术水准、精美程度和作者的闻名程度面前,这些买家往往会更依从自己的耳朵,那些在历史上由于某种原因出了名或者各种职位较高的书画家的作品,无论其作品的艺术水准是否高,作品的质量是否好,往往都会卖出好价钱。他们四处打听各种与艺术品和艺术家本身没有关系的小道消息,左耳朵进的可能是垃圾信息,右耳朵出的就是拍卖场上的天价了。

  索卡(北京)的董事长萧复元说:其实本土现在的藏家很少,80%以上都是投资家,不到20%才是真正的藏家。

  在萧复元的记忆中,他曾经在台湾卖了一个艺术家的100多幅画,到现在五六年了,没有一个人拿一张画,可是在大陆卖了一张画,不到三个月就出现在拍卖会上了。

  "大陆的市场和一个比较成熟的艺术品市场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成熟的市场都是一个持续性的,藏家们在行业里都是佼佼者,他们不在乎赚钱,他们是兴趣。"

  在这一点上,当下的艺术品市场不过是重演了股市当年的情景,客观地说是阶段性必然;但同时又不似股市那种有人赚必有人赔,艺术品市场上用耳朵投资的疯狂对于急需资金支持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来说多少不是件坏事儿。

  陆蓉之说:她最喜欢的收藏家就是把钱冲进抽水马桶都不心疼的那种,因为真正的艺术和艺术家们都太需要金钱的支持了。

  天价的代价

  但长此以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首先是整个市场要付出代价。我们会因为这些"天价"而丧失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价值尺度,并最终失去中国艺术的国际流通权。

  紫禁轩画廊合伙人魏炜说:"现在就出现有些收藏家,把拍卖会上的拍卖结果上到一个很有名的网站,把所有的结果做了一个分析,再把艺术品做一个分析,有人就拿了这样一个结果去给艺术家做了一个排名,再去找艺术家说他排了一个什么样的名次,他不懂,拍卖实际上形成的是一个很虚的价格,实际上是一个炒作的价格,和艺术品本身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在国际上,艺术家的确是有自己的身价的,但这种身价基于他的艺术成就,而并非拍卖市场价格;恰恰相反的是,艺术家的身价是拍卖市场的重要参考。

  陆蓉之说,艺术品要变成国际流通的货币才算数。其要义在于,艺术品要首先具有国际认可的可度量的艺术价值,才能成为投资市场上的投资品,才和毕加索、莫奈具有可比性。

  所以一个关起门来无论"炒"得多么热闹的艺术品市场都不是一个真正收藏家的市场,充其量是一个金融衍生市场而已。

  这样的市场反作用于其中的艺术家,又会造成另一种伤害。在索卡(北京)艺术中心、索卡当代空间董事长萧复元看来,泡沫的中心有很多是商业画家,由于人为的炒作原因,他们的东西卖得比艺术家还贵,中国现在还没有标准和机制把艺术家和这些画家区分开来。

  炒作扭曲了艺术品的创作动力。四五年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大都是以古董、字画为主,后开始往当代艺术品转换,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格外火爆。

  所谓当代艺术品,必须是当代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由于油画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艺术形式,所以中国当代作家大大部分作品也都体现在油画作品上,他们急于获得拍卖市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导致如水墨画等真正有中国元素和鉴赏根基的艺术形式受到冷落,即中国当代艺术鲜有那种传统流传下来的艺术品;而油画作为西洋画,在中国并没有自己的历史,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收藏者而言,其盲目性也是必然的。

  这是一个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恶性循环。

  不仅如此,拍卖市场基本上变成了艺术品市场的一级市场,这一中国特色的现象还破坏了原本良性的生物链。比如,一幅画出来应该至少在画廊作过展览,至少应该作过曝光,或者是在收藏家手上待过几年,这样去拍卖市场,才是比较正常的过程。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所有中间步骤都省略了,一步就到拍卖,一些创作者因此变得浮躁,"很多艺术家变脸了,作为画廊来说这是令人困惑的。" 环碧堂画廊董事长李国胜说。

  在国外,很少有买家会直接向画家买画,他们会先去了解画家所在的画廊经营过什么艺术家的作品,再考虑买画;但在国内,不通过画廊这个中介,导致艺术家会以比画廊低的价钱把画给收藏家。

  萧复元说,这是初级市场的必然阶段,在商业行为上浑水摸鱼嘛。"艺术家也是人啊,他经过商业炒作,他认为画廊赚得太多,认为这不公平,他即使和你有合约关系,他也会不把画给你,留着自己私下卖,或者要画廊出钱去买他的画。现在的艺术家从无到有,中国的艺术发展是很快的。我认为在2003年以前,SARS以前,他们的大部分生活也不是很好,如今市场突然一下起来了,他们也会相互比较,他们也会有想法,他们想赚很多钱,就只有通过不正常的炒作。有些经纪人或画廊为了夺取艺术家,就和画家谈,通过拍卖会用虚的价格把艺术品炒到很高,这样来夺取艺术家的信任,然后艺术家就转到新的经纪人下面来。现在很多的艺术家都有这种行为。"

  所以在中国,尽管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如火如荼,但画廊能维持生存都很困难,这是一个不良的生态圈。

  生存和发展受到扼制的还不仅仅是画廊,还有真正的收藏力量。在西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初期阶段到真正的繁荣的整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更多的大众艺术爱好者,而不是专业的、特别高端的收藏家,把这个市场带动起来的。

  比如说医生、会计师等,这个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他们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进行收藏。他们甚至可能只是购买一个两三千美元的作品,可能还会提出分期付款的要求;他可能只是公司的一个小职员,他的工资也有限,但是他是真的喜欢这个作品,这样的收藏家才是真正意义的"最可爱的收藏家"(陆蓉之语)。

  他们人数如此众多,爱好如此多元,审美如此本土,他们才是艺术品市场稳定的根基;但是,被"天价"激励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显然还缺少这样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因为社会阶层的培育还没有到达这个阶段,也因为艺术品市场的扭曲使很多潜在的藏家无法在市场要价和自己的心理价位上达成默契。

  索卡当代空间的总监,来自韩国的韩之演对记者说:连他们都不能知道即便是同一艺术家的下一个作品会卖出什么样的价格。来他们画廊的多数都是学生、艺术家和投资商;而在成熟市场上,中层专业人士是画廊的稳定主顾,正是两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创造了画廊的特色、艺术的多元以及收藏的乐趣。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参展的画廊来自世界各地,每家画廊都拿出自己近一年最具特色的收藏,其中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的是韩国画廊,几家韩国画廊风格各异,特点都十分鲜明,最重要的是本土元素以差异形式体现又贯穿始终;相对而言,中国的画廊相互之间的区别要模糊许多,所收藏的作品也是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博览会上无声的对比已经暴露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拍卖槌外的问题了。

  Marlborough(玛勃洛)纽约画廊中国艺术负责人Philippe Koutouzis说:中国当代艺术成长中的缺点是,需要一些"中国"的"商标"来标识中国的作品。

  这并不完全是某个画廊或者某些艺术家的错--价格混乱了,整个市场就乱了:用耳朵报价的炒家、受宠若惊的拍卖场、不能自主的画廊、为作价而创作的"艺术家"、暧昧含糊的收藏家、缺乏公信力的艺评人……

  看来,在艺术品市场,还不是钱越多越好的。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