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罗丹:最忧郁的青铜色

更新时间:2006-05-09 09:42:46 来源:美化生活 作者:胡晓申孙玉 编辑:小路 浏览量:1973

    “世界视而不见,只是轰然嘲笑,只在我忧伤的内心灿烂开放。”罗丹或许永远不会想到,这首并不为他而作的诗,却成为他一生的“咒语”。

  走进巴黎罗丹博物馆,在一座座雕塑的俯视间穿行,往往感到一种无名的俯视,来自青铜与石膏背后,那里似乎有罗丹的气息。

  一进馆门,就是“行走的人”。他赫然的突兀在你面前。微光反射在青铜表面,幽幽的有些凄厉。转过屋角,有一条长廊,其间“夏娃”和“青铜时代”的出现,禁不住让人惊、让人喜。容易想见:罗丹浪漫题材的男性雕塑,亦难排斥奥赛博物馆里希腊和圣经题材雕塑的传统,多以修长健美的青年为对象,即便是那些悲惨受伤害而残破的对象,如没有肌肉的棱线,怕也是很难承载思想的深宏。

  走到宝塔松间,便是高高在上的“思想者”白日照头下,幽暗的青铜色似乎可以生出无尽的惶惑,这惶惑似乎成为生命彻底的考问。这个总是聚集着最多游客的雕塑,取自于罗丹为巴黎艺术馆创作的《地狱之门》。在原先的构思中,罗丹将“思想者”置于作品的门楣中央,亦是以笼罩于生的阴影,对比来自地狱的仰视、注目,而成生死关注。如今,“思想者”却独独地来到了庭院阔然处,远处是白楼、苍松、静水,近处好像有“思想者”无数的委屈。无有回顾、无有俯视,“思想者”手足之间也变得局促,神情亦有茫然。
  生命丢失了,死亡邈远了,“思想者”还在思考什么?青铜的锈迹斑驳,融进了树影参差,在巴黎这个春光未绽的早晨,酽酽的日晒气,让人如失所错,伫立良久。

  沿着庭院右边的小路走去,是一片葱翠的草地,周围高木俨然。著名的《巴尔扎克》就坐落其间。

  “倘若真理终将衰亡,那么我的《巴尔扎克》注定将被后代砸成碎片:如果真理不朽,我便可预言,这座雕像将会永存于世。”这座至今仍不为普罗大众所熟知的雕塑,被罗丹视作“我全部生命的结晶,是我美学观念的轴心”。然而,《巴尔扎克》却成为罗丹从庙堂走向祭坛的“神道”。1902年“罗丹回顾展”大获成功后的第15个年头,也就是1917年11月10日,罗丹与世长辞。

  如今,罗丹博物馆内琳琳琅琅的有三千多件展品,包括罗丹当年的手稿、未完成的雕塑,以及陶质、石膏件、青铜件等等。雕塑依旧是罗丹时代的模样,宛然凝重。而这些草稿、未完成的作品,却随着永久的沉默,逐渐沉沦在众人的注视中。“思想者”成了罗丹的写照。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