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老悉心向晚辈传授版画艺术。 刀笔生花 德艺双馨 ——访著名画家张宗俊 张宗俊是在我市成长起来的我国著名画家,是一位爱党、爱国、爱乡、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优秀人民艺术家,粤西版画创作的奠基人之一,尤其是高州农民版画的领军人。几十年来,张老对我市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他为人谦逊低调,把功名成就放在一边,把精力倾注在艺术领域里,默默地沉实耕耘。 爱党 爱国 爱乡 张老出生于1925年,处在祖国的战乱、苦难和新生的历史时代,他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叔叔爱画花草虫鱼,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喜欢作画。中小学期间也正是民族抗日磨难之时,他常常上街头画漫画,出墙报宣传革命,美术基本功得到了初步的锻炼。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曾留学日本的著名画家丁衍镛,以及庞薰琴、谭华牧、胡根天、杨秋人、黄笃维等,深得艺术大师的教导。1948年,青年时代的张老艺专毕业后,赴香港拜师著名雕塑家郑可,在郑可工作室继续深造和创作,与尹积昌、黄永玉、张正宇、张光宇、高永坚等进步画家一起,集体绘制了大型巨幅毛泽东画像(高25米、直径3米)及巨型毛泽东浮雕像(直径3米),广州刚刚解放,他随同香港回国观光团把巨幅毛主席像及浮雕像送回广州中山图书馆展览,巨像由广州人民政府悬挂于当年广州最高的建筑“爱群大厦”,像高七层,气势雄伟。此外,张老还独立制作了浮雕《鲁迅像》,参加了香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展。由于张老的突出贡献,被安排到广州市华南团委宣传部工作,担任《华南青年》报的美术编辑。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并发表于《南方日报》,并应邀参与筹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 大城市的舒适工作环境,远远满足不了一位热血青年对艺术的不懈追求。1950年,为了响应党的“艺术家要深入生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号召,张老主动要求调回高州山区工作。很快,他就调到高州师范学校担任美术教师。1950年,高州县(原茂名县)首次召开了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张老当选为该县第一届文协(即高州文联)副主席,并一直担任到退休。1956年,张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茂名地区画家中的第一名党员。 张老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是我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粤西版画奠基人之一。1960年,张老调到湛江地区任文联、美协副主席,兼任湛江地区博物馆副馆长;基于对艺术的追求和教师工作的热爱,一年后张老又申请调回高州师范学校任教,并潜心于木刻画的创作。张老长期扎根农村山区,六十多年如一日不停地工作,退休后,张老在高州继续开展各种创作活动。2000年江泽民视察高州,要求建设冼夫人爱国教育基地。为此,高州市政府动员拆迁冼太庙附近的旧建筑。张老恰好住在附近,他积极响应,毫不吝惜地向政府献出了自己的旧居,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深爱的故乡,随儿女迁居广州。然而,张老心系桑梓,情牵故里,人在广州,心时常牵挂着茂名高州,定期回乡指导美术创作工作,积极开展美术展览等活动,努力推动我市美术事业向前发展。 高州版画的领军人 在省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时,有很多学生都注重学油画,学习和摹仿印象派、立体派。但张老喜欢木刻画,向同学张拔借阅解放区木刻《抗战八年木刻集》,从画集中欣赏到古元、彦涵表现解放区人民生活的有血有肉的木刻作品,深受教益。1950年,张老在高州师范学校担任美术教师时,他常想起那本解放区木刻画集,又想到鲁迅在《新俄画选》中指出:“之所以选取版画的原因,就在于,当革命时,版画用得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张老觉得应该推广版画,于是他就和同事崔冠璋开设木刻课。并在全校普师班选取对图画有学习兴趣及图画成绩好的学生,成立课外木刻小组,并由校内推广到校外,推动一些教师及青年群众开展木刻创作和学习,培养了一大批爱好版画及具有美术基础的青年美术骨干。 张老在教学之余,以全副精力投入木刻创作,创作了木刻作品《筑山塘》(1950)、《晚归》(1952)等,其中一幅木刻作品《农业社的耕牛》(1953),入选“华南美展”,并发表于《华南文艺》封底,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50年代中后期,张老的版画创作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期。如《建造灯塔》(1954)、《战胜旱灾》(1956)、《歌舞到田间》(1958)、《鉴江晚望》(1959)、《建设中的油城》(1959)等,这些佳作先后入选第2至4届全国版画展,被送往前苏联、东欧和墨西哥展出,同时被全国及省内外各大报刊、杂志频繁刊登。大家感到,张老的这些画简直是“有声”的。从《战胜旱灾》中听到的是多级人力水车的车水声;从《歌舞到田间》中听到的是欢快活泼的秧歌锣鼓声;从《建设中的油城》听到的则是南方油城建设者们吊装大型设备的号子声……这些作品鲜活地反映了当时工农业生产大发展,工人热火朝天搞建设,农民征服灾害夺丰收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版画元老力群在张老的画册中评价说:“《战胜旱灾》、《歌舞到田间》等作品,既感到它们反映了一个历史年代,又令人感到生动亲切。这些作品创作于‘大跃进’期间,而作者并未选取富于浮夸性的题材,这是难能可贵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由于他在版画创作上的可贵成就,所以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60年代,张老的版画创作更是达到了顶峰,大型木刻《油城报晓》(1961)被省政府选送北京人民大会堂悬挂收藏,画面中一座新兴的油城正在崛起,隆隆的火车满载着欢笑而来,版画立意高远,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茂名油城的活力所在;《山河锦秀》(1963)入选第五届全国版画作品展,《水满鱼肥》(1965)入选庆祝建国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此外,《下放干部》(1960)、《桂林晓雾》(1960)、《老农》(1962)、《春》(1962)等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凭着一幅幅佳作,张老享誉画坛。1959年,张老被吸收为粤西第一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后又被吸收为中国版画家协会首批会员。 张老在培养辅导农民版画创作方面,更是呕心沥血,他与其他美术同行一起,先后开办了三届农民版画创作学习班,100多幅农民版画作品入选了全国、全省的美展,使高州赢得了“版画之乡”的美誉。1954年,张老与高州县文化馆美术干部梁光鹏一起举办了首届农民版画学习班,参加学员有10多人,开创了全国农民学习版画的先例。1958年,为继续壮大发展农民版画,张老又与梁光鹏、苏瑞长等美术骨干开办了第二届农民版画学习班,学员增至50多人,农民版画不断充实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参加了省美展及全国农民版画展,其中有10多位农民作者的作品被选送出国展览。广东省群众艺术馆、美协广东分会合编的《广东农民版画选》有10幅农民版画入选,不少报刊均有专集和专栏介绍,得到省委、省美协的高度关注。在上级的支持下,1970年张老调入高州文化馆任美术组长,1974年张老与同馆的美术干部黄河清、陈奋腾等继续开办第三届农民版画学习班,三人分头深入高州城区及各乡镇辅导。1976年省委宣传部专门抽调张老主持省文化厅、省美协举办的“高州、澄海农民版画展览”,在高州城乡举办农民版画学习班26期,学员100多人。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完成作品124幅,送广州文化公园展出,著名画家关山月为展览题写名称,省报刊、省电视台特别专题报道了这一盛况。高州被誉为“版画之乡”。 “农民版画学习班”在高州不仅是首创,在全国也属罕见。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群众版画创作风气盛极一时。高州全县建立起了一支300多人的创作队伍,张老除了每年在县城举办群众版画学习班外,还经常到农村基层去辅导业余作者。一次,他带病到东岸辅导农民作者,未及回城就病倒了,在乡村卫生院,他一边接受打针补液,一边给农民作者的草图提出修改意见。他也是善于发现和培养农民作者的有心人。一次,他下乡来到深镇山区,在一个公社干部的宿舍,两张新的椅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张椅背上雕刻着梅花小鹿,另一张则是翠竹青鸟,神态栩栩如生,当他获悉这是出于柏坑村青年民办教师谭广礼之手时,便邀请其参加了创作学习班,还赠送其木刻刀一套。从此他们建立了师徒之谊。谭广礼得名师指点后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木刻作品《山区松香飘》、《竹乡忙》等参加了全国、全省展出并获了奖。长坡的农民版画作者陈业精,原先劲头很大,不料搞来搞去都上不了,慢慢就灰了心。张老耐心引其找原因,建议他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入手。作为林场的牧牛员,陈业精就以“牛”为题,创作了《牧场的黄昏》、《林场放牧》等系列木刻,一群群黑白相映而又憨态可掬的牛,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农民画展”和“国庆三十周年全省版画展”的佳作。其他农民作品如江传伟的《访校友》、车勋荣的《养猪场》、邓均仑的《把肥猪赶到食品公司》、谭广礼的《山谷松香飘》,还有吕泽兰、张桌英、邱熙坤、邓国辉、邓尧俊、邓增勋等人的十幅农民作品参加了“全国农民画展”。有的还送到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及全国各地展出,引起了全国乃至国际的瞩目,高州的“版画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4月16日,张老接受完记者采访准备返广州时,获悉我市深镇仙人洞开发得不错,他立即改变主意不辞劳苦前往创作写生,继续用画笔宣传我市的发展变化。在仙人洞,张老巧遇了当年的农民版画家谭广礼,他们喜极相拥,激动得热泪盈眶的谭广礼,又拿出了当年的版画作品与张老共赏,一再感激张老的辛勤培育。 不断创新 艺树长青 张老从事美术创作60多个春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并没有满足和停止不前,他深感艺术心灵的磨合没有尽头,在创作技法上不断求新,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坚持每天创作15小时以上,即使现在年过80了,创作活动也不少于8,他每天有规律地晨运一个小时后便进入美术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近年来,他转而精研山水国画,从2000年起5年多来,他创作了精美山水国画200多幅。直到现在,每次省举办的各届重要美展,张老都有新作入展并多次获奖。60年代初,张老到广西桂林写生,从民间碑刻拓片获得启迪,把民间的拓碑方法与现代版画水印方法融合为一体,创作出《古寺》及《桂林晓雾》(参加北京、广东、广西联展)两幅宣纸拓印版画,把现代版画与中国画风格巧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此后,张老不断研究与完善现代版画拓印门类与技法。充分将版画材质、材料肌理、色块重叠运用于传统拓印技法中,与国画的干湿、浓淡、油水粉印及西方铜版、孔版的技法相结合,形成以挤线法为主的独特的拓印技法。张老为自己版画创作开启了一条新路子,其画风为之一变,显得更为写意、深邃和成熟。其拓印作品《蕉花》(1983),入选“中国版画展”,《雾岭茶场》(1983),入选“广东农村农场新貌展”,深受好评。而1985年他退休之后,至今二十多年来宝刀未老,在拓印创作上又形成登峰之势。《山田》(1984)、《山雁》(1985)、《山魂》(1993)、《山涧》(1994)全部入选省级以上的画展、画册,《深秋》(1989)入编《广东省当代美术家作品选》,《炊烟》(1994)入编《广东美术家画刊》,《菜园子》(1997)参加广东“南粤城乡美术摄影展”获二等奖,《九七珠还》(1997)获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日月盈仄》(1998)入选1998年“广东省版画作品展”,《蕉林细雨》(1999)入选“建国5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对张老的辛勤耕耘和突出贡献,广东省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黄树德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近年来,张老转而研究创作国画,尽情地抒写自己胸中之山水,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情思,走进了一个以心会物的境界。其作品《山里人家》(2002)获“日本海外文化艺术交流”卓越艺术贡献奖,其作品先后入选第四、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览”;《赤土流金》(2005)入选“新世纪中国山水画四百家”,获荣誉奖,并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张老对记者说,作为一个党员画家,应该继续扩宽胸襟,开阔视野,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激发人们热爱祖国、执爱生活之情。即追求“精气神”,从而使他的画产生了无比神往的生命活力与和谐意境,折射出心灵的理想与高远境界。当谈到我市的文化建设时,张老对记者说:“看到茂名市掀起了文化建设热潮,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虽已过八十,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作为一名党员文艺工作者,我要更加努力,老骥伏枥,不断搞好创作,有更多的新作品问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在采访最后,张老总结说,绘画是人生的感知和心象,值得我们毕生孜孜以求。他还引用其恩师丁衍镛的诗作结尾:“老松已高三十丈,千里搏击一日还;英雄本色吞牛斗,毕生事业莫等闲。”张老说,这是他对艺术的抱负和对他自己的勉励。我想,这也是张老的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