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修复彩塑 还原历史

更新时间:2006-05-01 07:26:26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于文杰 编辑:小路 浏览量:4035

专家修复文物  承载历史

  在甘肃省博物馆,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部门,部门的工作人员全是专业人士,他们每天的工作十分有趣,是专门给一些特殊的“病人”看病治疗,而这些“病人”全部都是国宝文物。今天,我们通过他们正在修复的一对天梯山石窟的彩色菩萨塑像,来聆听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现场亲历

  “会诊”唐朝彩塑

  “这是一对天梯山石窟的彩塑,以后评审,肯定是国家一级文物!”

    见到省博技术部主任张健全的时候,他和两个助手正在修复两尊唐朝泥塑彩绘塑像,对于塑像的文物价值,张健全显得非常自信。

    我们眼前的彩塑,是佛像两侧的菩萨,右侧一尊高 258厘米,已经基本修复完毕,经过吊拉后固定在一个木架上;左侧一尊高 256厘米,还躺在一块木板上接受“治疗”。

    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些局部,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些精美的纹饰图案。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内容祥和。主要色调呈石青、石绿、赭石、铁红等,全部是纯天然的矿物颜料。令人赞叹的是,塑像的裙带边缘以及一些图案中,使用金粉勾画,更加衬托出塑像的雍容华贵。

    “这两尊塑像,我们发现有些地方使用的是‘钛白’,这可是惊人的发现!因为现代人们对于钛白的发现、制作以及使用,仅仅有100年左右的时间。此间发现钛白,足以说明那时我们国家就已经发现并在使用钛白。”

    其间我们注意到,在两尊塑像的表面,还覆盖有一层1—2毫米的泥土。那么,这层泥土“外衣”怎么会披在这精美的塑像上呢?

    张健全介绍说:“这是重层塑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多数塑像都有这种现象,就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塑像所在的寺院,在香火鼎盛时期,一些地方富绅想塑造佛像显其虔诚,但由于寺院没有空地、捐赠的资金有限等原因,只好采用这样一个变通的方法,给塑像塑身,就算是塑像了。”

    “但是,这尊塑像后来的塑身,不管是着色还是手法,显然非常粗糙,完全不能与原塑像相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损坏了塑像的艺术价值。然而,根据文物修复的原则,现在我们只能尊重这样的现实。”在张健全的介绍中,我们听到了他的遗憾,“即便如此,这两尊塑像可还是咱们的国宝!因为它反映的是我们甘肃一段重要的文化历史。”

  历史故事

  中国石窟起源地

  那么,张健全为什么说这样的塑像是国宝?它又反映了甘肃的怎样一段历史呢?这就要从两尊彩塑的出处说起。

    张健全告诉我们,两尊塑像的出处就是赫赫有名的天梯山石窟,而天体山石窟曾对我国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组织工匠开凿,是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由一国之君直接开创的石窟。距今约有 1580年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凉州石窟,在我国石窟乃至整个佛教艺术中都颇有影响。

    前凉以后,许多著名高僧在这里修建寺塔,开坛讲经、翻译著述。由于唐以后,凉州石窟不再见于史册,逐渐销声匿迹,凉州石窟究竟在什么地方,长期以来则无人知晓。

    而对于天梯山石窟的再次发现,我们不得不说起冯国瑞和史岩两为先生。

    上世纪50年代,我省著名学者冯国瑞先生乘土改之便,曾到天梯山下作过短暂的访问,提出天梯山石窟即历史上著名的凉州石窟。但由于石窟的梯道已毁,未能进窟考察。

    到了1954年,我国著名美术史学家史岩先生冒着坠入悬崖的危险,腰系绳索,进入洞窟。全面勘察后,发表了《凉州天梯山石窟的现存状况和保存问题》的简要报告,正式揭开了天梯山石窟的神秘面纱,这是唐代以来唯一关于天梯山石窟的最为详尽的记录和报告。但由于史先生勘察的石窟究竟是不是北凉王沮渠蒙逊创凿的凉州石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时隔不久的1958年,黄羊河水库的兴建,使蓄水库北岸上的天梯山石窟面临水淹之患。

    为了挽救石窟艺术宝库,省文化局报请当时的省人民委员会、文化部批准,将石窟内大部分壁画、塑像迁移保护。

     1959年10月,由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为队长、省博物馆副馆长吴怡如为副队长的天梯山勘察搬迁工作队,对石窟进行清理发掘。经历半年时间,40多身塑像、百余平方米的壁画及25箱残片均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

     199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中国著名石窟研究专家宿白先生,不顾70多岁的高龄,亲临天梯山石窟实地考察,经研究考证,中国石窟起源于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创立了“凉州模式”。

  新闻背景

  佛教造像的典范

  张健全介绍说,根据《魏书·沮渠蒙逊传》记载,蒙逊涉猎书史,有谋略。两位伯父沮渠罗仇兄弟在后凉统治者吕光部下被杀后,于 397年率众推段业为凉州牧,脱离后凉独立。段业任蒙逊为张掖太守。 401年,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北凉。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50公里,地处中路乡灯山村的凉州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窟内保存壁画数百万平方米,佛像 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十六国时期,凉州一度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北魏灭北凉,“徙凉州三万余家于京师(平城)”,魏文帝时,相继任僧统的师贤、昙曜,皆为凉州高僧,现存云冈最早的一批石窟,就是昙曜主持修造的。

    昙曜,武威人,少年出家,生卒年月不详,北魏时担任沙门统之后,即向文成帝建议开凿石窟。经文成帝首肯之后,便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 460年)开始,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 542年)止,前后60多年,石窟栉比相连三十余里。前期洞窟为皇家主持开凿,极具皇家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氛围,而后期则多为当时社会中、下阶层的人们所营造。前期开凿的西部窟群即昙曜五窟(16—20窟),为前期的第一期工程,相继开凿的中部窟群(7、8窟,9、10窟,5、6窟,1、2窟,和11、12、13窟),则为前期的第二期工程。

    云冈石窟的开凿,略晚于敦煌,是我国五大石窟群之一。其中雕塑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和智慧。他们的辛勤劳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我们看到这些珍贵的艺术珍品,就自然而然地回想起昙曜倡导开凿石窟的功绩。由于他的倡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规模极其宏伟的云冈石窟群。

    最早的昙曜五窟具有凉州石窟及龟兹佛教之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五窟中的五尊主像,分别代表了北魏五个皇帝的形象,所以极具皇家气派。这组洞窟气势雄宏,造像巨大,质朴而又大气,并具有浑厚、朴拙的西域风格,其设计规模、创作风格、艺术水平,完全可作为我国早期佛教造像的典型代表。

    值得一说的是,在此之后仿照云冈石窟开凿的龙门石窟,也没有脱出凉州石窟的模式。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原佛教石窟艺术的成就,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熠熠光彩。

  采访札记

  几年前,甘肃省博物馆闭馆的消息,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讲就是一份永久的牵挂。

    在今年4月的提前探营中,我们偶尔知道了省博技术部,知道了这个部门所承当的工作。随着采访的深入,两件平常人并不留意的泥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而就是这泥塑,其背后却隐藏着那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听来令人遐想万千。

    其中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甘肃有那样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那将会还原多少不解之谜和历史断层,会讲述多少迷人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一一聆听这些历史的“老人”所讲述的故事吧。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