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评雕塑“适应论”

更新时间:2006-04-15 00:43: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阮雍崇 编辑:阮雍崇 浏览量:1524


评雕塑“适应论”

<<雕塑>>1997年第三期

 

    雕塑艺术和其它的美术作品一样, 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自身的艺术要素及其构成. 因而也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 它可以被放在展览馆中, 也可以放在广场上或特定的地点让人们参观. 优秀的雕塑作品不仅体现了雕塑家个人的主观意识和不同一般的艺术处理技巧, 而且往往在客观上折射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氛围﹑历史岁月乃至地域特性. 埃及古代雕塑不同于希腊雕塑, 希腊雕塑又大大不同于中国雕塑. 那鲜明的地域和民族个性是决不会让人把它们混淆在一起的. 应该说, 雕塑作品因它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是完全可以征服观众而不受其它因素干扰的. 换言之, 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潘鹤的<<艰苦岁月>>雕塑, 放在革命博物馆当然很好. 但若把它放大了, 安在室外某一地点, 仍然能给人巨大的艺术享受和革命传统教育.

    但是从古至今, 从中到西, 雕塑艺术与其它美术作品最大的不同, 恰恰是要受空间和环境的制约.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是立体的, 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其次, 它是用硬质材料制作的, 往往体积又很庞大, 必须安置在一定的环境中. 雕塑作品除了肩负一定的审美功能之外, 还往往具有纪念和教育的功能.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常常听到各种权威(包括理论家﹑建筑家﹑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不约而同的提出: “雕塑创作要适应环境的需要, 要与建筑相协调; 不能破坏景观······.”有人还干脆提出: “雕塑是对某一环境进行装饰的艺术.” 把雕塑推上了环境和建筑的附庸位置上. 这是不公允的. 对此我是不能苟同的. 在当今某些城市建设规划时,不是事先规划在哪里建一座或几座雕塑, 而是等到城市建的差不多了,哪里空了, 才匆忙找人补一个雕塑进去-----当然前提是必须适应已建好的东西.这是让雕塑削足适履, 让雕塑家戴着枷锁跳舞.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大同小异的所谓雕塑. 例如在海港城市, 必有带帆的大船和铁锚; 在名山大川必有大佛和菩萨, 在银行和大公司门口必有中国狮子和西洋狮子.在落后地区一定要建寓意 “腾飞”的大鸟; 工厂则建 “奋进”的奔马······.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人们把雕塑当成了简单的环境装饰品.雕塑家则忘记了自己神圣的使命, 甘当附庸去制作简单的标记和标语口号式的东西.

    1995年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广场筹建孙中山塑像时,表一建筑大师曾固执的坚持要建一座十几公尺高﹑类似西方方尖碑式的建筑物,顶上再安放孙中山像. 构思可谓 “独特”, 但他忘记了,这样一来不是孙先生给 “架空”了吗? 他的理论是: “新街口周围高层建筑多, 塑像要与建筑相协调, 便于群众远视·······”. 令雕塑家不解的是, 雕塑为什么要与建筑比?好比吗?雕塑为什么要与建筑协调?协调的起来吗?雕塑纯粹是艺术的﹑形象的﹑精神的作品, 是供人观赏的. 建筑则是多功能性的﹑供人使用的(虽然它们也有艺术的含量). 建筑的造型多为竖或横的立方体, 雕塑的外轮廓随着视角的推移呈变化正的曲线, 两者能混为一谈吗? 如果说协调, 起码应是互相协调, 互相衬映. 美国华盛顿国家历史与科技博物馆是一座又高又直的大楼, 雕塑家在它前面做了一个金属抽象雕塑-----<<无限>>. 雕塑家在创作时没有去和大楼比高﹑比大﹑比直, 而是用 “无穷大” 的符号演化成一个小巧的流线形的曲线体. 它既隐寓了历史和科技的发展是无穷尽的, 它那律动的造型又给呆板的大楼增加了生气. 这样的雕塑不是建筑的附庸, 而是建筑的灵魂.

    又如, 某省建一大型展览馆, 主管部门曾邀集雕塑家为展览馆前的大广场作一个雕塑. 但建筑家立即提出: “雕塑一定要与展览馆风格一致.” 并且拿出一个拼凑而成的桶壮小稿. 领导一看, 立时泄气并宣布雕塑 “暂时” 不建了. 结果展览馆建起已多时, 至今广场仍空着. 不知怎么搞的, 最近又弄来几对不伦不类的狮子摆上. 还有一件 “趣事”: 某地耗时数年, 建成据说是世界一流的国际机场, 建筑设计者怕国内的雕塑家的作品不能适应他们的构思, 竟把外国的抽象喷泉雕塑原封不动照搬过阿里, 堂而皇之地百在航站楼的大厅里.

    也许有人认为, 当今都是主管部门要什么, 你就得做什么. 当今的现实情况的确是这样. 所以才会有很多商品性的﹑简单化的﹑低劣的雕塑在各地泛滥. 但是那些有良心的﹑有水平的雕塑家, 在接到这种 “命题式”的任务时,决不会为了多捞几个钱而放弃自己的艺术创造, 放弃自己的责任而简单的从事. 自古以来雕塑创作绝大部分作品都是 “受命”而作的. 让雕塑家 “随心所欲”的情况是很难得的. 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降低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西安茂陵旁霍去病墓前的雕刻, 是当年汗武帝为表彰西汉戍边有功﹑为国捐躯的青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而命人雕凿的. 但当时的雕刻家并未因是 “御命”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找来顽石, 不但雕就了<<马踏匈奴>>这座纪念碑式的佳作, 还雕成了造型浑朴,气派宏大, 极具雄厚内在力量的<<跃马>>﹑<<伏虎>>﹑<<卧牛>>﹑<<野猪>> 和怪兽等十数件作品. 散置在象征祁连山的墓包上. 这些雕刻造型之概括﹑神情之生动﹑力量之雄厚﹑技巧之洗练在世界雕刻史上是少见的. 就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这些专业雕塑家也无不被折服.

    雕塑是一门严肃独特的艺术, 它肩负的功能很多. 环境需要它, 城市建设需要它. 雕塑创作应该研究与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应该和环境﹑建筑取得融洽的关系, 和谐共存. 特别是在材料的运用和尺寸大小的控制上. 但也不能接受无理的束缚.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