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亦中亦西亦我 有血有肉有神

更新时间:2006-03-23 15:06: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振远 王振宇 编辑:李剑晨 浏览量:1599

亦中亦西亦我 有血有肉有
                           --李剑晨教授的中国画艺术

    一代艺术大师李剑晨教授,学贯中西,艺通古今。在艺术的道路上长期坚持中西绘画双管齐下,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因而在中西绘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李剑晨教授20世纪30年代就研究解决了水彩画的色彩、水分、时间三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干画法、湿画法等主要技法,创立了中国水彩画理论体系;50年代出版的《水彩画技法》,再版十余次,发行国内外,成为几代水彩画家的美术范本;李教授先后在北京、南京、开封等地举办水彩画个人展览十余次并出版理论著述及画集十余种,在中华大地刮起了阵阵强劲的“李剑晨水彩风”,培养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被海内外后学们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

    李剑晨教授在油面方面也多有建树。1936年他创作的油画《收获》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1941年创作的《流浪儿》在重庆参加全国美展期间,不少观众在画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油画《抢修上海机场》陈列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文成公主》、《蔡文姬》等作品更是受到人们交口称赞,为油画民族化开辟了溪径。

    1900年正月26日,李剑晨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17岁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23岁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西绘画均打下坚实基础。1926年毕业后回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和女子师范任教多年。1936年公派赴英国伦敦做研究工作,后又去法国巴黎研习绘画和雕塑,广收博览。1939年底,在抗战期间回国,任重庆国立艺专教务长兼西画系主任,后受聘于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改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任教授。<

    李剑晨先生20年代在北京国立艺专学习时,就师承陈半丁、王梦白诸先生致力于花卉翱毛研究,40年代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就决心对中国画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在西安、郑州、开封、武汉等地多次举办中画个展。

    要对中国画进行改革和创新,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对中国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传统中国画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有效的办法是吸取外来画种的优点,结合中国画传统笔墨,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李剑晨教授认为:中国画从宋代举起“文人画”的旗帜后,已经历了七八百年的历史,当然出了不少名家,但变化并不大。有的外国画家看了中国历代面作后,大惑不解:怎么中国历代绘画都是一样的呢?这至少说明中国画缺少变化。中国画的特点是笔墨,这是我国绘画艺术宝贵的传统。我们必须坚决地保持住这种宝贵的历史。但为了革新,为什么不可以在色彩上下一番功夫呢?一种绘画没有色彩,让人总感到是一种缺陷。如画一面红旗,就很难用黑色去表现它。所以我认为在国画中对一切事物质量感的表现,运用色彩还是必要的。这就使我运用色彩补充国画缺陷树立了信心。

    “另外,传统中国面特别是花鸟画没有背景,这使表现力和感染力减弱。人们很难在白纸上表现一朵白色的花朵,而如果衬以背景,这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因此,我也要在中国画的构图方面,特别是中画所缺少的背景问题上大做文章,以求别开生面。”

    李剑晨教授还认为,西画写实,实体易懂;中画写意,笔墨难懂。所以,西画改革创新,要吸收一些中画写意手法,而中面改革创新,则要吸收一些西画写实手法。

    李剑晨教授指出:“盖国画之难,主要为如何创新问题,晨以为继承不能泥于古,创新不能离于源,这样才符合于事物发展之规律。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皆不可取。晨以为在绘画上,色彩就是力量。色彩之日益丰富,结构之日益严谨,乃国画发展之必然途径。”

    李剑晨教授对于中国画创新工作的研究,开始于40年代,集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5年多的时间里,这期间他对于运用西画色彩和构图方法创新中国画倾注了满腔的心血。水彩画被称为绘画艺术中的轻音乐,色彩透明,而中国画墨韵沉厚,二者是很难调和的。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对着一天又一天的失败,李先生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地在失败中总结着经验,探索着新的创新之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五年多的失败之后,在一次试验中,李剑晨教授在五分钟之内解决了这一重大问题,终于将水彩画色彩自然巧妙地溶人传统笔墨的中国两里来。使中国画的色彩焕然一新。

    李剑晨教授研究成功的这一成果,看起来似乎也很简单。在水彩画颜色里面加入适量的墨,水彩画颜色便有了厚重之感,就变成了中国画颜色。

    李剑晨教授以深厚的传统中国画基础和悯熟的调和色技术,高超的表现技法,以微妙的传统笔墨做出了近于写实的画面,创作出来的中国画,不管是人物,还是花鸟,色彩鲜丽,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达到了浓郁中见淡雅,富丽中显清新的境地,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在中国画创作中,李剑晨教授把人物创作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来进行开拓,创作了大量人物作品,也为全国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作了很多历史名人像。如《唐代诗人李白》、《唐代画圣吴道子》、《李时珍采药图》、《曹雪芹梦断西山》等;仕女美人画如《山鬼》、《蔡文姬》、《薛宝钗画菊》《采药姑娘》等。李先生具有作人物画的深厚功底,对色彩素有研究,突破了传统中面人物线描的苍白,绘出了“有血有肉有神”的活生生的人物,给人以美的享受。李先生善画仕女美人图,因其运用西画之素描技法及卓越的调和色技术,扬弃传统技法,其所作之美人面庞富有立体感,活灵活现,情感丰富,呼之欲出,使人观之流连往返。

《山鬼》是画在六尺整张纸上的大画,李教授先后五易其稿,历时3个多月才创作成功。这幅人物佳作,在李先生国内外的画展中,总是围的人最多,纷纷一睹《山鬼》为快,并排队竞相与《山鬼》合影。1991年,李剑晨先生在台湾省立美术馆举办中西画展时,李教授的学生李霖灿先生撰文日:“剑晨师虽以水彩名家,但是这次展览,却以《山鬼》一图照人眼明,不仅画的是水墨丹青,而且深人中国文化堂奥,要把我国国魂召唤回来,从洪荒太古荒棒遍野之中重新捡起,使我们以原始健康的精神,在山阿水际重现昔日活力,好重新恢复并拓展秦汉雄风。"山鬼"原是楚大夫屈原九歌中之一篇,他被放逐悲愤之余,见巫师祈神之曲多不雅训,遂以意而加改作,其词文字绚烂绚丽诡异,画亦色彩明媚多姿……若论云烟到缦色泽光灼陆离,自以李师此幅水墨丹青为尚,且此《山鬼》吸取水彩及油画表现技法颇多,大大增强了画面感染力。窥屈大夫当日之实况,巫师在。

    香烟缭绕歌声悠扬中翩然起舞,色彩之缤纷,自与李师此图更为接近无疑。”

    剑晨先生喜作鹰。在一幅《搏击长空》图上,先生题日:“今岁三月是晨八十五诞辰,故画鹰扬以自励。一九八五年四月作于兰园,世纪同龄人李剑晨。”有此胸襟,方有此人,方有此画!很多鹰画,都是用墨色画成,且大多是蹲在树上或石上,翅膀是合起来的,这就表现不出苍鹰气冲霄汉搏击长空的雄姿,剑晨先生所作鹰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表现出了雄鹰动态的风采,所作鹰千姿百态,翅膀大都飞起来了,这才表现了鹰搏击的本质。再者,剑晨先生所作雄鹰,羽毛味道十足,鹰爪富于尖利感觉,给人以“鹰”气勃勃,催人奋发之感。故而深得美术界的赞许和人民群众的喜爱,群众中也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老牛黄胃驴,剑晨老鹰大羽鸡......”人们以收藏一幅“剑晨老鹰”而自豪。

    李剑晨教授对花鸟画的题材也是着力开拓的。从“花”上看,有表现玉兰花的《一年一度春》,有表现梅花的《轻寒吹开西园梅》,有表现月季花的《金陵春色》,有表现菊花的《秋色满园》,有表现芦花的《风动芦花惊飞鹭》,有表现凌霄花的《多枝凌霄出墙来》,有表现昙花的《不炫颜色只伴月》,有表现牵牛花的《野趣》,其它如杜鹃花、水仙花、牡丹花、百合花、天竺花、白菜、萝卜、苹果、西瓜、辣椒等亦尽入画图。难能可贵的是,李先生经常以到公园散步或校园漫步见到的一些花草,有的是不知名的花草或景物为题作画。从“鸟”上看,各种姿态的鹰就不用说了,有表现飞鸽的《和平象征》,有表现喜鹊的《盼春晴举首望鹊喜》,有表现白鸥的《秋塘雏鸥》,有表现锦鸡的《碧山锦树明》,有表现白鹭的《平湖秋鹭》,有表现丹顶鹤的《梅鹤图》,有表现孔雀的《孔雀玉兰》,有表现八哥的《牵牛八哥》,有表现兰鸟的《棉花兰鸟》......

    李先生也喜欢画鸡,在一幅《五更犹嫌起舞迟》的画上,一块大石头上站一雄鸡,真有翩翩起舞之意。李先生在画面上题词日:“鸡有五德,高冠长绅,仪态雍容,素甚爱之,故在作画中时以雄鸡题材也。”

    李先生的“石头”在美术界也颇负盛名。传统中画家所作石头多为墨色被擦而成,李先生所作石头不仅形状各异,主要是把石头的质感、色彩表现了出来。如《白鹭蓝石图》,平涂一大片青石,作为白鹭之背景,像一块蓝宝石屏风似的,照映出一只羽冠翘然的雪白鹭来,白玉无暇的感觉如此突出,画家又运用对比手法,在石后着意铺存儿枝鲜艳的凌霄,红、蓝、白在画面上相映生辉,观者一见莫不惊呼心降皈依。

    李教授的中画作品构图新颖,设色明快,其突出特点是运用西画构图法,使画面多有背景喧染,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如《冰清玉洁》一幅,以喧染的蓝灰色背景衬托雪白的几朵玫瑰,真令人赏心悦目。李剑晨教授认为:艺术是以心传心的。他在绘画中坚持两条原则:我为什么要画这张画?我画给谁看的?也就是有感而发,画为心声;他是画给人民群众看的,所以雅俗共赏。李剑晨教授的绘画作品,虽然形式不同,画法有异,却都洋溢着共同的精神气质: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中国照族情韵,强烈的个人风格。形成了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章法新颖、富丽清新、意境深逢,无古无今的李派画风。这一切,来源于他的爱国爱民之情,得力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懦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体现出一个真正立足于中华大地而又面向世界的艺术家的广阔胸襟。鉴于李剑晨教授对艺术的巨大贡献。1999年被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第二届"金龙奖"评审委员会一致推举为“全球杰出人士亟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艺术大师奖”;2001年,他又获得首届中国美术最高奖——金彩成就奖。李剑晨教授以他毕生的探索、不懈的追求,为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2002年2月20日,享年103岁的世纪画坛巨星陨落了。德高、艺高、寿高的一代艺术大师李剑晨教授告别了色彩线纷的大千世界,但他为描绘这个世界所创作的众多的艺术作品却永久地留在了人间。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