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民间泥塑大师于庆成

更新时间:2006-02-27 09:08:28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责任编辑:王丹 编辑:木子 浏览量:1782


于庆成的泥塑“弹拨乐”。

  于庆成手中的泥巴是有灵魂与血性的。凡是看过于庆成泥塑作品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夸张的艺术造型、生动的面部表情所震撼。  
  
  这是泥土和着水,和着火的杰作,这水这火这泥土因为一位艺术家心血而成为有生命的精灵。这是祖辈们的辛苦,是祖辈们勤劳,是祖辈们的千秋百代的岁月。

  怎样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这嵌入我们肌肤和骨髓的传神的作品,怎样刻薄的人才会这样将自己祖先的灵魂。祖先身上的每一道皱纹,毫不掩饰地敞开在芸芸众生的面前。

  他从泥土中来,他无门无派,特立独行,他从不画素描,从不请模特,他从水像艺术家一样去深入生活,他摆弄着手中的泥土,捏我们陌生而又熟悉的他从生活中升华。

  这是河北省与天津蓟县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大山脚下,杮子树下,60多年前,一个男孩出生在这里,家里人为了庆贺男孩的顺利降生,给这个孩子取名叫于庆成。山里人祖祖辈辈砍山种地,辛苦谋生,没有人知道艺术,更没有人知道雕塑,有谁会想到,这个叫于庆成的男孩后来会在能打粮食不能过日子的东西上面着了魔。

  雕塑家于庆成:我的泥塑小时候爱好,但是我们那个时候在农村五几年的时候,我们这边文化非常落后,只是爱好画画瞎画也没有老师教,老师也不会,家长也不会,我就天天瞎画,有个老师告诉我你这么爱画画应该考美术学院附中,美术学院附中这是画画的地方,我听到这个以后就更下功大抱着一线希望上北京考美术学院附中没人教我,我画的画美术学院附中不要,人家说这叫素描,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素描,我是照着小人书画的,大马、大牛的,到那里一下子就给扔出来了,不要画啥也不知道,第二年还不要,第三年还不要。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于庆成是在农村孩子的嬉闹和玩耍中,失落和迷茫地度过的。本来,农村对孩子们来说是天堂,上树掏鸟,下河摸虾,在于庆成后来的泥塑作品中,孩子始终是一个可爱的群体。介理于庆成自己,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上中学的时候,由于父亲到县城的城关工作,于庆成也进城读书,偶尔看到的一本旧画报上的俄罗斯雕塑作品,从此引发了他对雕塑的喜爱。

  命运好像是有意捉弄于庆成。正到他兴高采烈地沉浸在自己的泥塑制作中的时候,一场政治运动他的父亲被划为富农成分,他也成了地主富农的狗崽子,再次回到了农村。然而这时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于庆成儿时农村的模样了。

  那满是皱纹和老茧的苍老的手,上面都是岁月残酷的刻画下的痕迹。这个时候,才刚刚只有15岁的于庆成就痛苦地看到了美好生活背后的另一面,那是大多数孩子永远也不会了解的另一面,那不是在故事里,也不是在电影和传说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就在眼前,有的甚至就是自己。

  20年后于庆成重回当年下放劳改的地方,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农村曾经是于庆成痛苦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和自尊的墓地,然而也就是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最后成就了于庆成。当一个人连个人的尊严都失去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地沉到生活的最底层,才能从一个最低的位置,真正看清生活的本。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于并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自己的成份能平反,也不知道有一天自己因为手里的这些泥人会被人们尊崇为艺术家。只因为在那个痛苦寂寞的岁月里,泥塑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于庆成的泥塑作品中,有相当一大部分作品是表现的老人。他的作品所表现的老人沧桑,质朴,勤劳而不乏苦中作乐的幽默,中国的这一代老人经历了战争和艰苦动荡的岁月,在他们身上既传承着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和为子孙后代操劳的艰辛。雕塑艺术家每创作一件作品,总是要一遍遍的画模特,凭着脑海里的无限的思绪,信手拈来,既成佳作。他所表现的老人脸上身上,衣着里,甚至五官的长相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是那样的妙趣天成,一目了然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有记者采访,问于庆成是怎样形成了今天的创作风格,于庆成回答说,是命运。问怎样才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回答说,去生活。几十年的农村生活,给了于庆成无尽的创作源泉。尤其是近十年的时间里,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两件好的作品问世,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

  于庆成的老伴原来是一名中学老师,于庆成整天忙的泥人的时候,老伴承担了全部的家务。退休以后,见老于整天忙个不停,有空的时候,也帮着和泥,不知不觉成了于庆成的一个不收费的学生。

  长期在农村生活,于庆成对农村妇女有着深刻地了解,并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中国的农村妇女吃苦耐劳,生孩子做家务忙活地里的活,他们其实是一个家的支柱。在于庆成的泥塑作品中,女人的形象与老人和男人的形象完全不同,她们健康硕壮,仿佛有取之不尽的生命的源泉。她们乐观豪放,声张着生命的无限活力。她们反叛着储蓄害羞的传统礼教。审视于庆成的泥塑作品,有着自己对时代、生命、造型和美的独特认识,不容忽视。

  于庆成现在在做一些大的雕塑作品,希望能用自己独特的雕塑风格和内容,塑出一些具有地道民族风格的城市雕塑作品来。他近日正在做的是一个八米高的雕塑作品,名字叫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他有一支农民沉重组成的雕塑队伍,他们用给人家塑佛像,雕金刚挣米的钱来塑造属于自己的雕塑作品。于庆成的作品也曾远赴海外展出,受到很热烈的欢迎。在法国展出的时候,一尊巴掌大的雕塑作品首家达到四百法郎。连于庆成自己都吃惊,远在欧洲的法国人怎么理解得了他这样土到根子上的作品。看来,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于庆成说,60岁是他又一个创作的高峰期,他感到心里有很多的东西要用手里的泥土表达出来,他说他不会离开农村,不会放下手中的泥土,那就是他的生命。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