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雕塑知识>正文

西周青铜器的铭文特征

更新时间:2006-01-09 14:47:3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liyan 浏览量:2190
    商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一般都很少,有的刻着族徽,有的刻以作器者之名,有的刻以被祭祖先庙号命名。到西周以后,长篇铭文渐多,有的长达数百言,有的分刻于数器,连为一铭。青铜器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早期的青铜器铭文内容大多是记述作器的贵族参与周王室的祭礼,征战等活动,受到各种赏赐,制作青铜器以记荣宠,并祭祀先祖、夸示后人。铸着这些铭文的青铜器大都造型浑朴厚重,纹饰华美,铭文字体也端严整饬,有一种庙堂气息,充分体现着礼器的庄重性质。
    青铜器铭文中还有一些属于书约剂的性质。西周时期还有些青铜器铭文很简单,研究者认为它反映了青铜器走向商品化的现象。确有些此类铜器铭文作器者名字是后来补刻上去的。情况如此,器物的设计、制作与艺术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了。青铜器铭文涉及异常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内容,为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青铜器艺术自身的研究来说,首先,它为青铜器的断代研究提供了依据。
    青铜器断代是研究青铜器艺术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基本方法是从大量青铜器作品中找出从铭文中可识别其具体制作年代的标准器。以铭文中涉及的人命、事迹为线索,参以文辞、体裁、书法风格、造型样式、纹饰类别。以标准器作为参照,将相关的器物加以贯穿、排队,便可以找到青铜器发展、变化的顺序及其内在规律。
    再就是,由青铜器铭文所揭示的社会文化内涵,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为研究、把握审美倾向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确切的依据。青铜器艺术由商代到西周风格转换过程中,原先所具有的神圣庄严的光环逐渐黯淡了,从内容到形式向着人间化、世俗化的方向转化,虽说有所失落,但从人文意义上讲,毕竟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早的代表。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后世习称“钟鼎文”,都是就其载体命名的。经过写、刻、浇、铸几个过程形成的铭文书体,笔画茂朴浑厚,“内涵筋骨,外耀锋芒”,正是古代书法家所追求的“折钗股”、“屋漏痕”的涵蓄有力的运笔效果。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