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雕塑——城市文化的随想

更新时间:2006-01-06 15:31:59 来源:网络 作者:俞剑坤 编辑:沈飞 浏览量:1423
俞剑坤(鲁迅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

  多元城市文化的出现,使雕塑的概念在意义上不断的被扩充。我想以一个雕塑设计者的身份谈对现在雕塑的理解。

  不了解你要到达的目的地,你就无法果断而又准确地判断你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雕塑的设计者来说,不能把握雕塑在所需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无法协调好雕塑自身的平衡。

  城市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特定空间,人本身的感受是无法遭到任何意义上的忽视和排斥的。城市的发展因为人类群体的精神和物质因素的不断平衡、协调,不断的完善——形成学科化的涌现,体现在城市规划、城市园林、城市雕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等等,不同学科的人群对城市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因为对城市只存一种定义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现在意义上的雕塑创作也如此,不同的人对雕塑在理解上的切入点也不同。因为现代雕塑本身具有多元化倾向。

  一

  现代城市雕塑的公众性占主导地位,是现代城市雕塑的特点。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变革,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建设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出现。一个叫亨利?乔治的作家在著作中认为“城市居民丧失了接触自然环境和使人精神振奋的条件”,这种论调长时间的影响着一些城市建设的理论家。

  城市环境问题逐步的形成在人们的意识中,人们在生存的意识里不停的强调着生活的质量。雕塑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填补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当我们伫立在某种环境中去品味某种创作感觉时,我发现功能性占据着主导位置。但是,主旋律和功能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创作中所面对的现实。

  雕塑作为单一的艺术表现,当它生存在固定环境中,功能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由自然展示的环境,当它发展成为艺术结构时,所显示的是流动的整体意识,一种有差异的,飘浮的空间结构和多元的文化。
城市文化出现多元化,使雕塑在城市的地位产生了一些变化,雕塑的概念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模式。人们在追求城市环境的某一种安静、和谐、轻松的气氛时,更注重雕塑它本身潜在的功能性。

  人们重在强调一种装饰情结,雕塑不再像以往那般强调宗教,为统治阶级宣功利德,它的某种鲜明的个性以形式的多样性,服务于建筑和环境,雕塑的装饰性补充及完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现代雕塑是替公共服务的。通过一种视觉的传达阐述雕塑和城市环境中的特定内涵,有时候雕塑其实是一个较大的空间环境的分割线,组合和分割着城市的空间,创造巧妙的流动空间。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艺术创作是紧密相关的,雕塑在建筑中所占的位置极其重要,城市雕塑加强和协调着建筑的构图。

  雕塑其公众性的体现是多方位的。它所展示的点,有的补充着城市建筑的设计,向观众展示一种装饰美感;有的表现出商业性及标志性,同时又具备实用性。如果在设计中能达到以上所阐述的某个点,或者使作品具有多样性,这在设计中应算得上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二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更和发展,人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所有的作品都将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的变化 。城市的完善,人对精神生活的完美追求,人们对环境的不断要求也在不断上升。雕塑的效应从要体现的宗教,标功利德,到标志着一种纪念性的形成,现代雕塑主要以纪念性功能展示一种时代的主旋律,居于室外比较大的环境中,有与之相宜的建筑物和空间广场。但我认为,这种展示时代主旋律的雕塑不应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显示其世俗性,这似乎把雕塑的设计强限定在一种概念中,使雕塑看上去很牵强。

  中国的雕塑为现代城市所重现,其主旋律的表现并没有错。但是,景观和城市规划的协调与原有的历史遗产存在着现实性的冲突,如果把它当成一种时尚强加追求的话,这难免不出现一种潜在的矛盾,这应是文化性、功能性及美学上的协调问题。

  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到:时尚是一个多元符号的体系,无数的载体符号将时尚印在所属的语言系统上,如果克罗齐说每一个历史都是一个现代的话,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历史的当代都存在着一种时尚;街景、广告无法长时间的留下城市的痕迹,而城市中的建筑和雕塑始终是人们研究历史文化的参照,它们像录音带一样给人类留下一种不灭的声音。

  有时候我们不能评定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雕塑作品,尽管它在某种审美中实在是没有任何欣赏和实用价值,但是评定为一种垃圾似乎有些不尽人意,也许它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当时社会中所流行的社会背景。

  时代的发展使现在的城市倾向于国际化的大都市,或者亲近于自然的后现代主义。这种限定的空间形态使创作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建设。许多规划师、建筑师在构筑自己的作品时,效仿国外的城市建设规划,也是中国雕塑狭义的定位在这种模式之中。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短期、限时性的工程,使中国的雕塑与广场之间的磨合,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现实意义上的误区,人们在欣赏城市雕塑的方向上有了一些偏离。不要用一种公式去固定人们的审美品位,去限定人们审美品位,去限定人们的生存空间。设计正在从潮流化走向世俗化。

  我曾经和一个学城市规划的规划设计师聊关于城市广场的定形问题,他极为气愤的谈到现在城市广场建设中功利和名流设计所存在的弊端,对城市背景,城市布局等诸多因素了解欠缺,照搬发达国家的现成设计,对于广场所缺的文化气氛,就适时的摆上一个雕塑,表示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这个社区的文化倾向。雕塑就像一块屏障掩饰着这个广场所具有的某种缺憾。雕塑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弘扬主旋律,强调一种叙事性及抽象设计的形式化要求。但是与周边环境的不完全符合,使雕塑的含义甚浅,有时会让雕塑的设计者和主体的参与者处于一种难堪的局面,使人与环境的沟通也面临着尴尬。城市雕塑是对时代的一种记录,是时代的镜子。但是,城市雕塑是以美的形式作为载体来传感观众的。那么,我们不能忽视雕塑艺术本身的形式感。

  而在中国城市雕塑的设计中,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作品,即标志着文化取向,又含有一种深远的纪念意义。人们似乎还有所停留的在叙事宣功的场景中,人们对城市雕塑的偏执还停留在甲方的命题作文中。

  或许我始终都不应忘记有个老师曾说过的,有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坚定我们自身的一种审美格式。艺术世界似乎不能完全脱离生活本身,像康德美学中所阐释的无功利性也似乎不太可能。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在努力的强调自身城市建设中个体与整体所存在的美学价值,以保存某种可称赞的作品也是评价自己社会成就的表现之一。这才是作品设计中真正的内涵。

  三

  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只靠规划空间的布局是不能使城市建设完全具有一种灵活性,一种远古就有的自然而生的艺术的灵性,始终是牵动人们情感的精神内涵,建筑与雕塑像音乐一样回旋在城市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靠各种体验去感受空间意识。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雕塑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

  有人说过人是一种合群的动物,交往是人一生成长发展的最大需要,城市应该是一个自由密切交往的共同体,人们为了交往才发展了城市,城市原本是人们交往的密集形式,城市向全球化发展。雕塑、人、环境三者形成了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形式,我们要让这三者很好的对话,而不是要找一种中介客体以避免面对面的难堪。
一件诉说完美的雕塑作品,在某种意义上,能在城市的建设上起到一种蓬荜生辉的景象,就像是给原本天生丽质的女人配上一件合适的饰物一样,有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这之中我们不乏要谈到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配合与协调。

  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应该考虑到环境的历史性和现代性,一个城市的历史有值得纪念的典故,我们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布局,也要考虑除空间之外的颜色,考虑一种流动的人群及潜在形成的文化结构,这种环境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被观看性,以其完整的背景因素,这种新的观点雕塑怎样的存在于历史性的城市和建筑环境中,是所有人应该努力,慎重的面对属于自己的学科。结构、节奏、气氛的协调,街道、广场的规模,建筑物的尺度,立面形式,色彩等因素,协调与原有的建筑空间中,(我认为)一件好的雕塑作品,应该出于自身的体验和某种心态的自然流露。

  城市的一种被观看性把它拉到一种特定的环节上,城市的情绪化由城市的诸多元素反射给观看者,来给现代人套上一种假象,套上一种名词性观念,尤其是在城市雕塑这个概念上,众人对之有不同的看法,在众多论文中强调雕塑在城市中的位置,应该是公共艺术空间、环境空间、人文景观等的大环境中的点缀,使之成为城市规划、园林等整体管辖的局部。

  根据我的理解,雕塑自从在艺术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得到了完整的评定之后,始终作为一种单一的学科居于众多类别之首。雕塑的位置,以其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其特有的面貌始终吸引着人们,甚至始终是艺术界其他行当的艺术家试图尝试的一种语言。它的魅力及深沉在于能以一种巨大的、沉默的力量展示在世人面前,却诉说着一种信仰。

  面对构筑一种我们所承诺过的所谓的事业,赋予一点儿信仰,赋予爱和投身之中。我想这就是我对现在雕塑设计所有的感受。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