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创造当代雕塑文化 促进中国艺术繁荣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思维

更新时间:2006-01-06 15:31:00 来源:网络 作者:胥建国 编辑:沈飞 浏览量:1412
胥建国(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毫无疑问,一个艺术繁荣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辛勤的汗水正在把往日的梦想化为现实。一个五百年未曾做过的梦,一个五十年都在期盼的梦,在新世纪的第二个仲夏,在连接历史、连接未来的长安大道边,在一片铿锵有力的雕凿声中实现了!“2002中国?北京城市雕塑艺术展”不仅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形式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雕塑艺术盛会,还为中国的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奏响了一曲华丽的乐章。通过这别开生面的交流,融会了思想、沟通了感情、促进了发展,相信今天的创造必将会成为中外艺术交流史上闪亮的一页。那无数美好的回忆一定会留在每一位参展艺术家的心中,并化作一个永远值得追忆的时空定格。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越而独特的方式成为公共艺术中最能够展现时代风貌,反映文化底蕴,揭示民众情感的形式之一,是体现人类精神与营造人文景观等多方面适应人类文明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最佳艺术形式。

  “公共”的概念,在意识上最早源于古希腊,在概念上形成于17、18世纪欧洲,而大规模开展与推广“公共艺术”则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它的兴起既有民主意识、人文思想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文化需求的原因。但公共艺术的开展其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利,并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精神内涵。

  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形成与开展,仅仅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20世纪之前,封建的统治既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意识”,也更不可能出现现代概念上的“公共艺术”。至于兴建城市雕塑,在彰显神权和王权艺术的封建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也缺乏生存的土壤。所以,中国古代的雕塑史也是一部缺乏城市雕塑的历史。即便是在二十年前我们一些放置于城市中心的雕塑也主要用于教育和纪念功能的作品,虽是放置在城市中心,但显示的公共艺术的内涵却是单一的。

  倘若说20世纪七十年代末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创作,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拉开了序幕的话,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成立和1984年举办的“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则为中国的城市雕塑的兴起吹响了号角。弹指20年,城市雕塑在规模、数量、艺术品质和工艺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雕塑发展增添了重要的一页。

  然而,成果的丰硕并不等于说不存在问题,城市雕塑与环境规划,雕塑家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艺术作品的个性与城市文化的共性,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语言转换,艺术的“全球化”与“民族性”等一系列的矛盾,都是今天中国雕塑家所面对的问题。

  基于以上因素,结合近几年来中国当代雕塑呈现的整体面貌,我认为:二十年来,中国雕塑家面临的是如何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并同时来探索中国现代雕塑如何发展的问题,但今天,所面临的将是在此前提下,怎样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创造当代中国雕塑文化的问题。所以说,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已成为提升中国雕塑艺术整体水平的重要问题。

  文化,是人类产生意识以来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它包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哲学思想、思维模式,以及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宗教和习俗风尚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是指:“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 传》)是自然规律与人伦秩序的结合,是人类以“人文”“化成天下”,将天然世界变成人文世界的努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会通融合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在无数次的文化冲撞中总能以非凡的包容来丰富完善自己。如: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汉唐的儒、道、释并存,不仅在学术上主张兼容并蓄,还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文化发展的理想。这是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内在因素,也是中国文化获得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连续性与变革性、独立性与融通性三个对立统一的重要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倘若说,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讲究分析。注重普通,偏于抽象的话,中国的意象思维则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与西方传统文化强调逻辑推理不同,中国的意象思维超越了概念和逻辑,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显示出了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注重直观的意象,通过对事物由渐到悟的认识,经过“豁然贯通”,从而由心里合一达到天人的合一。由此看,“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确立了中国人的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营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直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思维的主要因素。

  意象思维的应用,在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心师造化”、“物我合一”境界的揭示时,十分强调艺术创作要“历历罗列胸中”(《林泉高致》)、“搜尽奇峰打草稿”(《苦瓜和尚画语录》),注重观察事物,感悟自然,把握规律,而后,在充实心性的过程中达到神与物游。从而通过观察和捕捉客观的物象,发现寓意在物象之外的审美意象。也就是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神与物游使艺术的创作充满了情感和生气之后是艺术创作进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佳境,而此情景下进行的艺术作品便达到了物物相通、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关于意象,《世说新语?巧艺》曾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象,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我认为:意象,“意”在形之上,“象”在形之下,非具象亦非抽象。它依附于客观的现象,是一种心路中的图景,只有情之所至,心之所向,意之所归,方能显象于形,达到“超以象外,得以观中”的境界。

  所以意象,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于两方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对意与象、意与境的追求,还是中国书法、绘画对“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揭示,都显示了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追求再现,摹仿、写实,而强调象征表现和写意的特征。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意象思维,即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精华,也是打造当代中国雕塑文化,促进中国雕塑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相信:思维,一定会在我们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发展中发扬光大,一定会为中国当代的雕塑文化,为世界雕塑艺术的繁荣做出贡献。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