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城市雕塑:体现人文注入文明

更新时间:2006-01-05 15:40: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文 编辑:dafree 浏览量:1533
一处具有审美品格和文明质素的环境,没有雕塑是不可思议的,就像一位绅士西装革履却不打领带一样——

  如果把一只水晶杯或一缸金鱼放到某处空间,会发生怎样的社会学变化呢?研究发现,进入有水晶杯或金鱼缸的环境,人明显会首先接受“小心点儿”的行为提醒。精致、高级、易碎、华贵的器物之于环境中,其实不仅仅只意味着物品的迁移或添加,更意味着对人的某种文明暗示,由此可帮助规范、调整人的行为。置身医院素白的走道或房间,你会为自己的粗鲁或喧哗歉疚;在机场整洁的候机厅里,你会比在火车站更自律……环境的品质,由环境的构成元素决定,环境空间构件,直接或间接影响、规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如果离开环境及其配置品不谈,3000年前的人和现代的人其实并没什么生理差别。同一个人在和平、文明的环境中会知礼俗懂文雅,而身处乱世及龌龊之地,其人性恶的一面将更多地释放。

  心理学家们相信,把一只水晶杯或一缸金鱼放在某处公共环境中,将会瞬间产生警示人行为的实效。置于该环境中的水晶杯或金鱼缸,成了事实上的文明工具。

  如果问,城市中干吗要放一些雕塑?城市空间需要利用雕塑的文明工具功能,是最准确和真实的回答。

  有人对此很不屑,有用吗,行得通吗?一切公共的物品,自身安全皆成问题,下水道盖被盗,垃圾桶被砸,电话亭被破坏屡见不鲜,为什么还要把艺术品放在公共环境中,“背鼓上门——讨打”?“先给个理由吧”:文明是由人类主动建设和推进的整体行为形成的,“逃避”、“防守”、“抱怨”……不是文明建设的关键词。城市建设是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和重要内容,更应该积极利用文明工具。

  “文革”期间,中国人几乎都不敢养花种草,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乍现人工栽植的花,遭到很大破坏,但人们仍坚持种花——在斥责乱摘花木的社会舆论中,逐渐地,摘花的不良行为被遏制,花越来越多地开在城市公共环境里。花这种“道德易碎品”,以自己的牺牲,唤醒了社会的公德意识,给城市以美的缀饰。笔者曾组织了两次在王府井等13个城市繁华闹市中举办雕塑作品展,第一次作品破损率为7.8%,经舆论“治安”后,第二次破损率下降至0.4%。可见,作为另一种道德易碎品的雕塑,帮助了人们更习惯于观赏艺术,弃离粗鄙,从而也局部帮助了社会的道德建设。

  有人说,一处具有审美品格和文明质素的环境,没有雕塑是不可思议的,就像一位绅士西装革履却不打领带一样。雕塑代表着这种升级趋势中必然体现的人文注入。精神元素、审美含量之于居住的添加,正在通过艺术品的环境配置实现。社区业主经常与雕塑为伴,意味着社会成员将更现实地、全天候地身处日常化的文明环境,势必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古罗马时期,教皇拟建雕塑,遭到反对,有人认为雕塑没什么用,教皇坚持己见,从每一个面包上课税一分钱,建了无数的雕塑,令罗马城建成为一种偌大的“艺术行为”。罗马精致了,魅力增强了,处处都有了精神内涵丰富的可读性,自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世界各国的情况反映,雕塑的多与少是与一个城市的旅游魅力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成正比的,雕塑并非可有可无。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