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点缀环境服务大众——街头雕塑讲述巴黎历史

更新时间:2006-01-05 15:38:17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程莹 编辑:dafree 浏览量:1499
漫步巴黎街头,走不多远就能看到一座雕塑,它们或把守城市入口或竖立广场上,或在十字路口或在街心公园。其中一部分是喷泉类雕塑,泉水从人物手中的瓶罐和动物口中喷出,诙谐、自然;非喷泉雕塑大都是历史和现代名人,雄伟、生动。无论是动是静,这些雕塑都和周围环境极好地融合在一起,不但美化了城市、充当着标识性建筑,还承载着巴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街头有1500多座雕塑

  巴黎有大大小小1500多座雕塑,其中近千座是1900年以前的作品,或取材神话传说或具有政治寓意。众多著名雕塑中,随便哪一座都能反映法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取向。

  比如人们在巴黎新桥桥头竖立法国国王亨利四世(1553年至1610年)的雕像,不仅是因为新桥是在他执政时修建的,更由于他所倡导的与共和政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相吻合。亨利四世由新教皈依天主教后继承王位,他对新教徒采取宽容政策,结束了因宗教引发的30年内战,衰落的法国逐渐变成欧洲的强国。

  而内元帅(1769年至1814年)的雕像虽没亨利四世的雄伟壮观,却显得活灵活现:元帅挥舞战刀冲锋。内元帅是拿破仑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拿破仑退位后,内元帅归顺路易十八。但拿破仑举行百日政变时,他又投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被路易十八处决。1850年,民众给法国总统写信,要求为内元帅恢复名誉,并在枪决地点竖起这座雕像。

  20世纪后的雕塑已远远超出历史写照的功能,更强调点缀环境和服务大众,最具代表性的是圣心大教堂附近一堵墙壁上的雕塑。这座雕塑纪念的是著名作家马塞尔·埃梅。埃梅1967年逝世后,许多读者呼吁政府为其立像。奇妙的是,雕塑家并没为作家本人雕像,而是在作家故居旁的墙壁上,巧夺天工地雕塑了作家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迪蒂耶。

  迪蒂耶是在政府当差的小人物,受尽上司和同事的羞辱。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穿墙走壁。此后,他利用特异功能报复上司和同事,又干了很多坏事。最后,他失去上帝宠爱没了特异功能,最后一次穿墙时,身体镶嵌在墙内,仅露出脑袋、两只手和一条腿。当记者来到雕塑前时,一群小学生正在老师带领下认真记录雕像旁的说明。

数千抽象作品被拒之门外

  法国政府对城市雕塑的要求是美观、与环境和谐、有纪念意义并服务大众,后两条是关键。巴黎对城市雕塑有严格管理,公共场所竖立永久性雕塑必须经市艺术委员会批准。委员会由多位专家组成,负责文化事务的副市长任主席。委员会的批准还要经市议会审议通过。

  从1951年起,法政府就以政令形式规定,建设各类学校时必须将国家经费的1%用于装饰艺术工程,后来这一政令修改后适用于15个部级单位。1981年至1994年,巴黎街头新增450座雕塑。政府虽对此鼓励但绝不放任自流。这期间,有数千座雕塑被拒之门外,其中大部分为抽象派作品,因为这类作品很难体现纪念意义和服务大众的理念。

  为提高雕塑艺术水准,法国常举办全国或国际雕塑展。定期的全国艺术沙龙展每年一次,已办了11届。不定期的展览更多,在香榭丽舍大街等著名场所,常能看到来自全球雕塑家的新作品。为培养雕塑人才,法国开办了众多美术学院,较著名的有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凡尔赛公立美术学院等。

体现法国的民族精神

  有人说,从巴黎街头的雕塑能读懂法国的文化理念。其实,给法国的文化传统下定义,三言两语很难说完整,但追求美好和永远缅怀为法国作过贡献的人,的确是法兰西民族的天性之一。19世纪前的雕塑追求“高、大、美”,20世纪作品依然追求美好的一面。据说在塑造内元帅雕像时,雕塑家曾想表现他被枪决时的痛苦神态,这一方案遭到评审委员会和许多人反对,最后呈现给世人的是元帅胜利时的形象。法国人的这种传统从巴黎的车站名也能看出:有奥斯特利兹(拿破仑在奥地利取得辉煌战绩的地方),而绝无“滑铁卢”这样的站名。

  巴黎街头雕塑还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的包容精神:受人敬佩的亨利四世屹立在塞纳河畔,有污点的内元帅同样被纪念,就连对戴高乐不恭的丘吉尔的雕像也矗立城中。就像巴黎众多的街道名,斯大林格勒大街、罗斯福大街、丘吉尔大街……不管政见如何,不管意识形态是否相同,这些人都受到法国文化的认可,受到巴黎人同样的尊敬和缅怀。

评论

  • 薇薇 2019-07-29 15:56:34
    比邻三维3D打印 材料光敏树脂,可做白板件、高韧性件、耐高温件,透明件,半透明件。覆膜,德国红蜡 ,,黄色材料 黑白色尼龙,广泛应用于建筑疗,航空,设计,工艺品,雕塑,玩具,工业设计等等. 价格合理,期待你的合作。 欢迎新老客户来图报价 Q :2881922416 18150600718 (郑小姐)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