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炒一盘文化杂烩 ——温哥华城市风貌

更新时间:2006-01-05 15:34:03 来源:《智邦生活馆》 作者:Goya 编辑:dafree 浏览量:2126
温哥华多元文化景观

  温哥华是个移民城市。你来到这里见到的,是由美洲和其它各族裔文化交织而成的繁华景观。走在街上,你会很诧异迎面而来不同裔族群的数量,华人、印度人、日本人、韩国人、菲律宾人、罗马尼亚人、苏联人、以色列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人…,如浪潮般一波波袭卷这个城市。当然,位于北美西北海岸的温哥华,主流社会还是早期移民的欧裔白人,但现在,所谓「主流」这个字眼,恐怕也不见得能完全表现出「强势」或「主导性」,加拿大政府提倡的「多元文化政策」在此地如斑烂的花朵盛开。

  温哥华华裔艺术家林荫庭(Ken Lum)去年(2001)受温哥华美术馆(Vancouver Art Gallery)委托制作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进入温哥华市中心,在最热闹的罗伯森观光街(Robson St.)上,座落着新古典式样,有着希腊柱式和山墙造型的美术馆,它的顶上四周,各装置了一艘缩小规模的船只,那就是林荫庭的作品。这件名为「四艘搁浅的船:红、黄、黑和白」(Four Boats Stranded: Red and Yellow, Black and White)的雕塑装置,正可以说明这个城市的独特和多元文化特色。

  四艘船造型各异,颜色各有其意涵。象征印第安原住民的船为红色,来自中国福建的船为黄色,发现温哥华的温哥华船长的船为白色,而黑色那艘则是代表早期印度移民的船只。这四艘船伫立在美术馆的四角,在阳光下金光闪烁,并将整个城市的历史轴线向前延伸百年,自此地被唤为「温哥华」以来的移民拓荒史,都在作品简洁的象征意义中表露无遗。从这里为起点,你会慢慢看到整个温哥华的面貌,美术馆位于城市的心脏地带,印度城、中国城、欧洲移民发迹的盖士镇(Gastown)都由此辐射向外分布,这里无疑是各个文化交汇的中心点。这四艘船像巨人的手指一样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它不仅将这个城市的历史交待了,还似乎预言着美洲本土、亚洲和欧洲文化的融合愿景。

  1997年亚太经合会(APEC)的举办地点就在温哥华,那时这里就已经被喻为「面向亚洲的另一扇大门」。数字给你的震撼,像是占全温哥华人口总数约四分之一是华人,超过百分之十四的人口母语不是英语等等,都让这个城市异国风味十足,连黑帮势力都还分白人、华人或是越南人,各国饮食料理分布在每一条街上,像霸占地盘似地划出势力范围,不论吃、喝、玩、乐都充满异国情调,它们各自也都融合了此地共同的质素,成为独一无二的「温哥华文化」。

  华人早期移民史的残余光芒在邻近城市东边的中国城被保留下来,走进中国城好像还能回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一样,麻将馆、粤剧馆还有字画楼,像历史幽灵般在那里还魂。新一代移民不再住在中国城了,他们往南边的卫星城市聚集,到了里奇蒙(Richmond位于温哥华市南边的低地),你恍若回到台湾或香港,茶楼、KTV、泡沫红茶店比邻而立,越夜越美丽,俨然然一座不夜城。不同于老移民的是,1990年代以来的移民狂潮,香港人和台湾人带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以经济力量攻占温哥华,而这一两年,则是以大陆移民最为昌盛。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曾经因为这股移民热,经济发展跃上全加拿大各省的首位,房地产狂飙,投资兴盛,也因为华人的原故,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上有8 这个数字的都会特别值钱。然而这荣景在97年后香港人、台湾人大量回流之后又跌到谷底。

  华人只不过是整体温哥华文化的一部份,除此之外许多其它民族也都在这里扎下了根,异文化在此相遇、冲突、融合,形成新的面貌。你若初次来到温哥华,一定也会为「谁才是真正的温哥华人」这样的问题所扰,可以说除了原住民外,你所碰到的人多半都有关于自己家乡的故事,那个家乡不在这里,而在大海的另一头,然而这些人也都会告诉你,温哥华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万花筒里的缤纷:文化艺术

  温哥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架构出怎样的文化艺术面貌?可想而知,就像端出一盘文化大杂烩一样,大概除了南极冰山你看不到外,其它的应有尽有。先不论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文化是否还忠于母国原味,但至少在此地都有发声的机会,也都有自己的忠实社群。华人势力大,开办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本人举办的日本文化节叫好又叫座,寿司餐饮好像成了温哥华的料理特色;印度人向来比较安静不出风头,但瑜珈风潮依然扫荡城市,不论是谁,走在路上背着个瑜珈垫就是新潮。这些不同族群的文化以各种方式渗透社会的上下阶层,由此孕育出来的艺术文化,也因而充满了各种情调。

  在温哥华,艺术展览不是白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各地艺术家在此展露头角,这是乐观面。一位伊朗艺术家以西雅图为基地,开始他的艺术事业可能是个特例,但是如果在温哥华,一点也不稀奇,说夸张点,这里的艺术家以不同背景为优势,它们不同的观点使这里的艺术发展很有活力,什么口味都有,身份议题特别引人注目。美术馆和艺廊相形之下也比较没有门户之见,印度当代艺术展、华人当代艺术展在一年之中此起彼落,与欧裔和美洲主流文化相映成趣。

  当然,如果只看到全然地乐观面仍不够深入。温哥华在文化上也充斥着各种政治的问题,很敏感又很脆弱。相较之下的「弱势」仍然以争取更多发言权为姿态,如亚裔文化艺术还是很努力地想打入「主流」社群,提高能见度,希望所有人能发现多元文化激荡下被隐隐消去和抹灭的声音。这个问题和两性问题所面临的考验是一样的,而且还更为复杂,因为文化里也有政治存在。

  因为场景特殊,造就了很多特别的事件。要不是温哥华,这些事情也许不会在其它地方发生。今年,第一本关于华人当代艺术的英文期刊<YiShu>,以温哥华为编辑基地发刊,台湾的资金,加上温哥华的人力和地利资源(主编为大陆学者郑胜天和艺术家林荫庭),使这本期刊有成形的可能,温哥华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个水资源闸口,所有的讯息在此地流通、汇整,之后再向世界发射出去,不论地点、语言便利性,它似乎比任何一个在亚洲的华人城市更能符合需求。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美术单位,是2000年才正式成立画廊的Centre A:「温哥华亚洲当代艺术国际中心」(The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简称Centre A)。Centre A是个非营利展览、研究机构,以亚洲当代艺术为其方向。2000年和2002年都举办了大型国际研讨会,以温哥华的文化背景为主轴,探讨亚洲文化艺术及全球化的课题,参与过研讨会的学者来自欧洲、美国和亚洲,旅法中国策展人侯瀚如、英国知名艺术学者Sarat Maharaj、台湾策展人徐文瑞都是研讨会的座上客。亚洲文化和全球化的议题在温哥华讨论别有意义,它呈现出了未来世界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多面与流动性。Centre A的最终方向是希望建立一座位于温哥华的亚洲当代美术馆。在负责人Hank Bull的抛砖引玉下,文化界人士对亚洲文化在温哥华,以及国际上的相对位置有了更清楚的面貌,透过对话和思考,使此地的文化背景更富有创造力。(网址:www.centrea.org)

  温哥华唯一的大型美术馆是「温哥华美术馆」,除此之外其它特殊主题的博物馆散布在各个区域,如位于卑诗大学(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校区里的「人类学博物馆」,适合全家拜访的科学中心、历史博物馆等等。温哥华美术馆比起其它城市的重要美术馆虽如小家碧玉,但对于两百万人口的大温地区来说,已经是个高档次而且展览质量都有国际水平的美术殿堂,展出现代与当代艺术,像台北市立美术馆和台北当代馆的结合体。由于温哥华的地理位置,许多重量级展览偶尔也会巡回到此,和美国的巡回路线连成一气,每到大展览开幕,总会涌入大批人潮,热烈程度不下于星际大战的电影首映会。此刻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个城市人们的社交活动分布得很平均,傍晚他们不只是上Club跳舞或去Pub喝酒,展览开幕对温哥华人都有无比的魅力。(网址:www.vanartgallery.bc.ca)

  同样位在市中心的当代艺廊(Contemporary Art Gallery)也是值得探访的艺廊。与温哥华美术馆比起来,更具有实验和独立的精神。从90年代开始,此艺廊就对于移民文化带来的艺术发展现象颇多注意,试图将多元文化的声音和对话,透过策划的展览表现出来。这过程中已卸任的前馆长Keith Wallace居功甚大。去年夏天,中国旅美艺术家蔡国强受到当代艺廊的邀请,来温哥华进行创作和展出,蔡国强当时选择了位在中国城里的中山公园为地点,发展出他的「水墨写生表演」计划,请了三位国画家在现场写生摹拟的庭园山水,然后再移至画廊展出。蔡国强这个作品,很利落地表达了东方文化移植、再现于西方的冲突感和特殊情境。(网址:www.contemporaryartgallery.ca)

  High and Low:自由与狂野

  谈回较广泛的社会文化面,它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还多元。

  虽然人们常常挂在嘴边说温哥华有多无聊,其实所谓无聊,指的是这里随手可及的渡假生活,和缓慢的步调。这其实也是温哥华的最大优点,她一方面有都会性格,又让人享受纯朴宁静的大自然生活。但其实这个美丽城市的外表下,有很放浪和劲爆的一面,这得再从城市文化的另一个面向谈起。

  温哥华有个很著名的东区,当地人都知道就是Hasting街一带。如果温哥华的其它地方被喻为天堂,那里无疑是地狱。满街乞讨的毒虫和阻街女郎、药贩穿梭其间,街道两旁都是老旧的旅馆、脏乱的小食店,还有当铺。这一带和中国城相连,这个东区好似温哥华的毒瘤。然而曾经在40、50年代,这一带以繁华的娱乐商圈和霓虹灯著称。为什么提东区,因为那里体现了温哥华两种很特别的样貌:毒品文化和涂鸦艺术。

  大麻泛滥让温哥华有了「北美阿姆斯特丹」(Vansterdam)的美称。不过有一回一位艺术界前辈说这里还不及荷兰的水平,因为大麻还没有合法。社会上的两种声音:解放和保守各执一词。大麻在温哥华的猖狂程度好像台湾的槟榔,大家见怪不怪。在东区它是万恶之渊,然而到了艺文界,又似乎和60年代从旧金山北滩一路延伸过来的嬉皮运动风潮结合在一起,成了思想解放的种子。High and Low,两种面貌同时占据着温哥华。因此,你也可以这么说,东区墙上的作品叫做「涂鸦」(Graffiti),出了东区的叫做公共艺术或壁画。他们之间的分野是合法性的问题。市政府明令:「涂鸦属暴力行为,非关艺术表现或人权自由,它破坏公共建设和小区,是犯罪行为。」涂鸦艺术一直是市政的头痛问题,然而70年代纽约的涂鸦艺术一时间都还成了高级艺术(high art)里的宠儿。

  温哥华的涂鸦虽和纽约涂鸦大本营比来如凤毛鳞角,但解放和忿怒的精神一样存在,涂鸦小子来无影去无踪,往往一大面墙在一夜过后多了绚丽狂放的色彩。温哥华有那种专除涂鸦的清洁公司,但是这来自底层的声音怎么也除不完,从东区里不断爆炸出来。能量流到了大众文化里,转化成为hip hop音乐、服饰,还有满街的刺青店,青少年都喜欢以刺青作为叛逆的声音。

  过了那条将温哥华一分为东、西的Main街往西,你就看到温哥华傲人的公共艺术分布于城市里。温哥华公共艺术法制定于90年代初,如今不过短短十年,成果显著,这套法规更成为目前台湾公共艺术法制定的借镜(温哥华市政府网站上有详细的说明:www.city.vancouver.bc.ca/commsvcs/guidelines/pol&guide.htm)。街道旁、建物天井、庭园中随处可见艺术家的雕塑,公共建筑里墙上挂着现代艺术作品,或是印第安图腾雕刻都是常见的,创作者更是来自四面八方,原始居民、加拿大人、美国人,或者中国人…。有时候,公共艺术作品和整体环境合而为一,表现在建筑物的细部或不显眼的地方,看到时往往叫人有惊艳的感受。例如温哥华美术馆将其建筑物的公共艺术品藏在一个很不容易注意到之处---面向Georgia街门面上的山墙下方,由纽约艺术家Lawrence Weiner所作,上面嵌着意涵神秘的一行字:「PLACED UPON THE HORIZON(CASTING SHADOWS)」即是作品。

  除了成功地将公共艺术推广,温哥华整个城市的规划也颇用心思,像座可亲近的大博物馆。如台北或巴黎一样城里有不同的区域,每当你叫出每个区域的名称时,它们轮廓鲜明的特色就跃入脑海。Downtown以玻璃惟幕大楼为特色,X世代教主Douglas Coupland(道格拉斯、库普兰是温哥华人,X generation这个名词就是他提出来的)写了一本关于温哥华的书,书名就把温哥华称为「玻璃之城」(City of Glass)。Gastown「盖士镇」是温哥华最早发迹的地方,那里还保留着三层楼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石板路和蒸汽钟,是政府明列的古迹保留区。Yaletown「耶鲁镇」是很雅痞的区域,餐厅和精品店都很特别,有欧洲味。当然,还有美洲第二大的Chinatown「中国城」,像一块会自体维生的生命体。台湾艺术家姚瑞中的「天下为公」系列作品中,也将温哥华的中国城包含了进去,他在「中华门」牌坊底下举手投降,讽刺着中国人百年来一段辛酸史和天下为公的梦想。

  总括说来,整个温哥华的城市规划和文化面貌强烈地结合在一起,它不只是政策而已,还是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的集体面貌。

  前卫浪潮:「西线艺术中心」和Artist-run center

  如果你还是觉得温哥华只是个退休养老城市,那可就还不够深入。叫人讶异的,是这个城市虽然如一条懒洋洋的猫蜷在海边,但她有股气味,是其它渡假城市没有的:前卫与自由。如果你看到这里的同性恋者大方地在街上接吻、或是到天体海滩上看见老老少少一丝不挂,也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里,有那么点昔日嬉皮重镇旧金山的味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温哥华前卫艺术场景可要比想象中发达得多。实验音乐、实验电影、前卫艺术创作、摄影、动画在这里都不缺席。不能说北美西海岸的嬉皮运动对此地毫无影响,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温哥华就已经聚集了一批前卫艺术家、诗人、文学家和音乐家,大搞艺术解放运动。温哥华著名的Western Front「西线艺术中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从1973年成立至今已二十九个年头,当初意图站在官方艺术史架构外、摆脱商业操作影响,以实践实验性与科技性媒材创作的理想。它最早的性质为「艺术家自行运作的艺术单位」(artist-run center),后来由于需要官方的财务补助转型为非营利组织。

  「西线艺术中心」位在温哥华市轻工业区边缘的一栋三层楼木造屋,独特的建筑外型成了它的旗帜,现在,它仍然是加拿大西岸前卫艺术圈(特别是媒体艺术、声音艺术及科技艺术)的标竿。这栋大屋子像个大家庭,体现着公社、集体和分享的精神。一楼有专供舞蹈练习的表演厅、视觉艺术展览厅、二楼有一间名为「The Lux」的表演厅,说明了他们受到福鲁克索斯运动(Fluxus)的影响。另外还有隔成数间的多媒体器材室(主要是音响和计算机绘图设备),档案数据室及办公室。这些场所之外,就是各国艺术家进驻所需要的客房和厨房了。在「西线」,大家一起煮饭、用餐、交流想法一直是最被注重的生活和创作方式。它也是温哥华最早提出「艺术家驻村计划」(artist-in-residency)的艺术单位。

  「西线」在当年绝对算得上是最前卫的创作本营,然而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速度超乎人们想象,现在,艺术家要独自以高科技媒材创作已不是难事,以「科技和多媒体」著称的「西线」在新世纪着实也遇到了挑战,但它在思想及精神上的领导地位依然不坠。

  「艺术家自行运作的艺术单位」(artist-run center)也是温哥华的一个特点。在艺术观光地图里,有一份就是artist-run center的艺廊地图。这表示什么?温哥华竟然有这么多的「艺术家自行运作的艺术单位」可以编成一份参观导览地图,它们的性质就像台北的伊通公园。在台北,伊通这样的地方区屈指可数,而且往往潮起潮落昙花一现。温哥华就不一样了,此地艺术家很懂得擅用资源,结合在一起做事。自主合作的精神充分表现于联合举办的活动或展览中。的确,如果你仔细探听,很多人会告诉你这是温哥华艺术圈的特色,大家很喜欢合作,因为合作力量大,资源集中,能做的事就多。这可能和温哥华人温和的个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头脑都很清楚,对于办活动个个一把罩。小钱办小活动,大钱办大活动,1998年轰动一时的「江南」计划,在前温哥华精艺轩负责人郑胜天和Hank Bull的催生下,联合了温哥华市共十三家大大小小的艺廊(还包括温哥华美术馆),推出了一个规模快可比双年展的大型当代华人艺术展,在城市里形成一片荡漾的艺术花海。
这些Artist-run center像星子一样点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进入他们的展览空间,总有股闲适的气味,他们欢迎你加入会员或捐款,如果只是看看展览,他们也很乐意和你解说。在这些规模不算大的艺廊里,时常会遇见艺术家,他们多半都很年轻,很健谈,并且乐于分享温哥华的艺术点滴。相对于这些有独立精神的artist-run center,商业艺廊数目也不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南边的Granville街上。到温哥华,拿一份每两个月出一份的展览信息免费刊物是很必要的,它告诉你所有的艺廊里正在展出什么,城市里正在发生什么。

  结语

  温哥华就是这样一个活像万花筒的城市,你每转它一吋,它就出现不同的彩色图案。每个族群带着自身的传奇身世来这里相遇,并共同打造属于温哥华特有时空的面貌。时常问及这里的人关于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大致上分为两种说法:有人说,处在两种文化的「中间状态」就是温哥华认同,他们乐观地相信文化融合的远景,仅管那可能炒成了一盘杂烩,也是一种新的认同方式。也有人觉得「多元文化融合」并不如想象的乐观,因为一个人终究只能属于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只能开放心胸去学习和尊重。就是这些不同的「态度」和声音,让温哥华这个城市如此与众不同,而且充满了乡愁。

评论

  • 薇薇 2019-07-29 15:58:05
    比邻三维3D打印 材料光敏树脂,可做白板件、高韧性件、耐高温件,透明件,半透明件。覆膜,德国红蜡 ,,黄色材料 黑白色尼龙,广泛应用于建筑疗,航空,设计,工艺品,雕塑,玩具,工业设计等等. 价格合理,期待你的合作。 欢迎新老客户来图报价 Q :2881922416 18150600718 (郑小姐)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