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青铜器概况
中国青铜器时代开始于夏代,二里头文化地域分布和夏代版图相符合,二里头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都在夏积年的范围之中,这导致了许多学者将二里头文化认可为夏文化的共识。
传说夏禹铸九鼎,史料中更有夏禹之后夏后启炼铜的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偃师二里头和洛阳东干沟遗址中发掘出炼渣、炼铜坩埚残片、陶范碎片,这些也证明二里头文化已经有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
目前考古发现的均为夏代晚期青铜器。夏代一开始就出现了礼器和兵器两大类,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一直是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构架。
夏代的青铜器已发现的有酒器爵、角等,食器鼎、乐器铃、兵器镞、戈、工具锛、凿、锥等,装饰品有牌饰。
纹饰及铸造特征
夏代青铜器的纹饰,除了乳钉、圆饼和几何纹以外,就是镶嵌绿松石的牌饰了,牌上的兽面纹,两眼之外,其他部分是抽象而不写实的,它也是已知青铜器上最早的兽面纹。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在铸造技术和工艺水平上,较铜石并用时代已有重大突破和发展,这时除小件的实体器工具和兵器,仍用简单的单扇范畴成外,像铜爵等青铜空体器的制作要复杂得多,它既要用外范,还要有内范,并从铸痕观察,当时已采用了多合范铸造方法了。在工艺上最值得推崇的是,1981、1984年和1987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三件牌饰,表面以绿松石镶嵌成精美的兽面纹,技艺高超,立体感强。其高水平的工艺,表明它已经不是初始阶段的产品。
夏代青铜器的鉴定
夏代是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开始。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二里头文化处于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是小件的工具和兵器,并且是仿制陶、木、蚌器而制作的。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青铜制作的空体器,如饮酒用的爵和乐器铃。铸造空体器要比铸造实体器难得多,实体器只需要单扇范即可;而空体器的铸成不但要有外范,而且还要有内范才可。从发现的铜爵的铸痕看,当时已能采用多和范法了。这代表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水平。
二里头出土的铜爵与铜铃为素面,没有铭文。其中铜爵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容器。它形体单薄,束腰,平底,细三足,流和尾都较长,个别的还在靠近流折(流与口的接合处)有两个矮小的柱。铜铃形体不大,在一侧出一近似半圆形的扉棱。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形体都较小,粗糙,单薄,说明青铜器的制作正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制品数量不多,但它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在生产、生活以及战争中表现出的优点,远远超过石、木、蚌、骨器,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