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论文>正文

走向繁荣 再创辉煌

更新时间:2004-12-14 00:00: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小路 浏览量:2915
走向繁荣 再创辉煌 ——论长春雕塑展对中国雕塑的积极作用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也是文化整合的世纪。这一文化的融会与整合既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涉及最广、触及最深的一次。在各种不同思想、观念、意识,不同宗教、文化、习俗的碰撞下,传统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受到相应的冲击。作为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举措,“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为主题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的举办从社会发展来看,它顺应了这一人类发展的主题,它是在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都有更新更高需求,以及中国当代雕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举行的一次重大的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作为一次较全面反映中国跨世纪的文化成果和中国当代雕塑发展面貌并独具特色的艺术盛会,它为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雕塑家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为中国当代雕塑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在整个活动中,雕塑界各国不同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作品的鲜明艺术个性,显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反映了世纪之交东方艺术的神韵和西方艺术的风貌。
    自1997年以来,共有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200多位雕塑家参加展览活动,创作了近300件雕塑作品。雕塑展声震中华,名扬世界,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艺术交流、推动雕塑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影响,提高了生活品质,带动了经济发展。可以说在历经了五年奋斗之后,赢得了百年的风采,为长春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中国收藏了一批丰富多彩的雕塑作品,为世界的艺术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五年中,世纪交替万象更新,中华奋飞蓬勃发展,是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五年,是雕塑兴盛异彩纷呈的五年。我们有理由说:中国的当代雕塑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走向繁荣!
    在这奔向繁荣的振奋时刻中,我们不会忘却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老艺术家的艰辛奋斗和走过的曲折历程,也决不会忘记来自大江南北的中国艺术家和来自五大洲的外国雕塑家,是他们在带来了友谊的同时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精彩的作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正是这些艺术家的努力为长春的雕塑建设、为当代中国雕塑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用他们的汗水在长春建造了一座“友谊.和平.春天”的丰碑。
    “友谊.和平.春天”这一主题,提示了长春市区300多万(全市城乡总人口700余万)人民珍视友谊、热爱和平、向往春天的美好愿望,延伸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并倡导了人类的共同理想,确立了长春市的历史及城市象征。这一主题坚持了“以我为主、突出特色、丰富多彩、多出精品”的原则,体现了参展艺术家对和平的希望,对友谊的渴望和对春天的向往,吸引了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艺术家,这充分体现了主题的巨大的魅力。
    雕塑,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它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精神与情感直接传达的物化形式,从非洲到欧洲、从亚洲到南美,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雕塑作品,闪现着人类的智慧与聪明才智。雕塑展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通过作品的创作与展示融合了不同的艺术,超越了民族和国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艺术与当代艺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文化上涵盖了当今世界艺术的诸多思潮,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像俄罗斯著名雕塑家库巴索夫所说的“雕塑展是20世纪未杰出文化成果的独具特色的盛会”一样,整个雕塑展聚集了众多的中外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既有像老一辈艺术家王朝闻先生著名的作品《民兵》,也有来自美术学院青年学生的作品;既有充分展示民族传统的写实、写意雕塑,也有表现当代艺术观念的许多抽象作品,艺术构思、表现形式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在艺术的交流与整合中形成了百川归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城市是人类文化建设的最显著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重要标志。而城市的核心则是人,在一切为人服务的目的下才兴建了街道、建筑、园林等。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就像画龙点睛一样,是城市文化的一种标志,是时代精神的象征,在城市空间环境中雕塑以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形式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成为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显现。
    长春市五年来以雕塑为载体,以雕塑展为形式,与时俱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打造当代中国雕塑文化,不仅拓展了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也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雕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增强了对雕塑的理解,也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从公务员到普通百姓,每年盛夏的雕塑展期间就如同重大的节日,令人们欢欣鼓舞。可以说雕塑展为长春创造了新的历史,积淀了新的文化,也获得了新的生机。
    雕塑展中的艺术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接受着不同宗教文化,有着不同艺术追求,采用着不同的雕塑风格,但这都不能阴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一种表情,一个手势,都成为沟通思想和感情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呈现在雕塑作品上便化为了一个个凝练的乐章,展现出了当代世界雕塑的风貌。那琳琅满目的作品揭示了艺术是人类共同语言这一本质,而交流的本身也成为了雕塑家共同的心愿。
    中国著名雕塑家、香港美协主席文楼先生的《银梢压春风》,展示了他继承中国文人画的神韵和现代雕塑艺术诗意的美。作品中具象与抽象的融合,浑然一体达到了炉火纯表的艺术境界。寥寥数笔,和谐高雅,凝重含蓄,耐人寻味,体现了民族气节的意念和文人清醇的美学思想。作品中既有板桥“墨竹”内涵,又推出了现代雕塑的新意。
来自加拿大遥远寒冷的北极爱斯摩因纽特雕塑家大卫.鲁宾.皮特肯曾说:“我以塞得纳像——受斯摩传说中的众神之一……表达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根源紧系。”他的作品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并通过作品将他对中国和爱斯基摩两种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荷兰女雕塑家玛丽安娜赞扬雕塑展为操着同样一种“雕塑语言”的人进行交流,并且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了解整个世界的机会。她的作品《和平》以一个简洁形象征了世界可缺少的完整性,雕塑表面精致的放射线条象征了人类的理解和交流。
    刚果(金)的著名雕塑家里耀娄.利姆.穆卜安加的作品《爱之花》,继承了非洲雕刻艺术的传统,又有艺术的风采,造型优美,简洁精致,深受人们的好评与喜爱。俄罗斯著名雕塑家谢尔盖.库巴索夫的《春之梦》,造型严谨,质朴凝重,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美国著名雕塑家约瑟思.巴蒂斯塔.莫洛雷斯的《喷泉》作为景观雕塑与环境协调,引人入胜,其味无穷。
    这些国外的艺术家不仅在长春找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还在相互的启发中扩展了艺术的思维,促进了艺术的创造力。雕塑在这里就宛如跨越并连接五大洲的彩虹,把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雕塑家紧紧地连在一起。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艺术观念在这挚热的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个性和不同的民族精神。
    回首两千年来的中国雕塑历史,我们在创造了辉煌而璀璨的陵墓艺术、宗教艺术和建筑装饰艺术、工艺品艺术的同时,由于封建制度的多重制约,却没有产生属于大众的公共艺术和类似西方的城市雕塑。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走过的是一条由封闭到开放、由盲目到自信、由学习到开创、由借鉴到发展到今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应该说我们在对中国古代雕塑的整理方面、在对世界优秀雕塑的学习与借鉴方面,尤其是在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雕塑艺术实践方面,学习并借鉴了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表现形式,进行了一次将西方两千五百年传统雕塑与一百多年的现代艺术的速成,完成了从写实主义创作模式向多元化创作方式的过渡与发展。
。    在公共艺术建设方面,在五六十年代城市纪念性、主题性雕塑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弘扬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以城市雕塑为龙头掀开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建设大潮。走过了八十年探索与九十年代发展的历史,形成了由大中城市向郊区城市镇、由城市中心向城市社区、由广场的点式向主要街道的线式和公园的面式的发展趋势。摸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融合中外艺术交流、促进区域文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雕塑建设模式
    在雕塑理论的研究方面,广泛地介绍了西方以及世界各国的艺术,完成了一批以介绍和评论为主的理论著作,对中外雕塑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比较研究,举办了多种方式、多重层面的论坛和研讨会,及时而有效地解决了创作实践问题,有力地提高了艺术家和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为中国当代雕塑走向繁荣、为再创雕塑艺术辉煌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把雕塑实践与理论研讨结合了起来,将国外“雕塑营”的方式引入到城市,在中国“威海国际雕刻大赛”、“天津国际雕刻艺术邀请展”的经验基础上扩大了规模,打出了声势,创造了品牌。将中国城市雕塑的点线局部规划方式推向了面的建设发展,将城市雕塑的兴建到了公共艺术的领域,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世界雕塑的脉搏连接了起来,在把众多的国外雕塑家和中国雕塑家聚集在一起,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了规模性创作的同时,把艺术交流的概念扩大到了文化与外交领域,在赢得了中外艺术家赞许的同时,也获得了广大民众的称赞。扩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拓宽了地方的文化产业,还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雕塑艺术财富。
     “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的积极作用还表现在它在组织方工与活动形式上对国内国外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把这种方式传播到了中国的众多城市,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在其影响下,国内的雕塑活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南国的桂林、杭州,北方的石家庄、延庆,乃至首都北京都掀起了建设热潮,形成了近五年中国雕塑发展的主流形式,营造了雕塑的繁荣局面,为大规模组织建设雕塑艺术活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全面提高中国雕塑家的艺术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为这丰硕的成果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仍面临着的诸的问题,中国的雕塑家还需要不断地向传统学习,不断地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艺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国雕塑艺术的全面复兴,为世界雕塑艺术的繁荣做出我们的努力,以不愧民族的振兴与时代的需要。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